朕不喜欢拉壮丁,比起数量和防守,朕用兵更倾向质量于进攻,数量理念对于一个财政充裕,幅员辽阔,四方征战的大国更有用,对于崇祯朝的大明朝廷而言,十万鱼腩一样的卫所兵,十万纸糊的京营,十万吃空饷的边军加一起,且不说一年要吃朱家多少大米,就这么扔到东北,也不过是给黄太极千里送包衣、汉军。
靠人多势众可打不过女真人,不堪用的兵越多反而越麻烦。
拉来的壮丁不愿安心打仗训练,只想着开小差,溜回自己家乡,军纪不能保证,这也就罢了,很多时候募兵官和保长解送来的壮丁既不壮,也非丁,只要监管稍稍不力,送来的新兵就千奇百怪。
比如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刀盾手,一个连加起来只有两百颗牙的火兵大队,枪杆加腿的总数并不能被三除尽的长矛手步兵排,永远处于瞄准射击的半瞎弓手,听不懂人话也不说人话的傻子传令兵。
这方面朕可是吃过亏的,如果是辅兵、辎重队这类不算太重要的单位,倒是可以让专业的人力承包商来协助打理,但作战部队绝对,绝对,绝对不能让猎头来插手,他们发来的兵根本就不符合朕的招聘需求。
招聘市场的水太深,即使欧洲乃百战之地,民风彪悍,习武之人OTg2NTc=众多,但那些自称经验丰富的应聘者在入职之后才会暴露真相——他们根本就不懂打仗,纯粹是为了骗补贴和工资。
譬如说先前有从中欧流浪而来的佣兵,号称自己有三年的长枪使用经验,实际上他们连长枪的握法都没掌握,骑马只跑出五十步就会被坐骑甩落的所谓“失地骑士”,以及连先放火药还是先放铅弹都弄不明白的火铳手。
根据朕的观察和走访,终于顺藤摸瓜,捣毁了一个雇佣兵培训班,这个培训班专门招收没有本事,但野心勃勃,妄图一夜暴富的年轻人,从着装、姿态和言行着手,进行为期几周的特训,使其看起来像是精锐老兵,以从急于寻求合格士兵的王公手里骗取薪资。
比如他们教育新人,背熟各种军事术语和黑话,留起密密的胡子,以显得老成,遮掩住稚嫩的面庞。
最重要的是,编造资历,自称是哪场战役中血战归来的壮士,曾经效命于哪位伟大的将军、总督和国王名下。
朕一开始还被糊弄过去了,直到有一天,几个新人自称“曾在红胡子腓特烈帐前行走,大海主座舰之亲卫,先登敌舰,劫掠四海”。
放你娘的屁,跟着朕跳帮的近卫就那么几个人,朕待其亲如兄弟,各个都能叫出名字,怎么从没见过尔等?
先是打,然后写伏辩,画押之后接着打,再循着供词去捉拿欺君的骗子。
人心不古,世态炎凉,即使不是培训班出来的佣兵,也是谎话连篇。
这年头当兵的把见过长枪叫做“了解长枪的用法”,骑着驴子跑过两圈叫做“战场骑术熟练”,能照着剑谱使出一两个起手式和散手,居然胆敢自称“精通剑法”,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了,完全没有职业道德。
所以朕征兵尽量都从良家子招募,农民和匠人家的子弟都是上选,论吃苦耐劳,守纪服从,比起老兵油子不知强到哪里去了。
招有资历的老兵进来,诚然是来了就能上战场,只需稍稍磨合就堪用,但比起来历复杂的异邦人,倒不如用知根知底的父老乡亲作为班底,比起外敌,还是阵前倒戈、无故溃败和奸细渗透更具威胁。
打仗又不是做乱炖,没有讲究多元化的道理,天南地北那么多士兵,光是预备伙食就众口难调,治军讲究将千般人炼成一块铁,所以朕还是更喜欢招募新手,从一张白纸开始教导。
只是新兵训练怎么也要三个月才能稍江浙湖汉北有起色,哪怕朕亲自抓新兵训练,队列、行军、宿营都得各自训练半个月才勉强有个样子,击技、旗号、金鼓、战阵等战场上需要的真章还得排在这之后。
军纪!军纪才是军队的核心!
要让一直在种田,散漫惯了的农夫遵守纪律,上下同心,不仅要用校尉的马鞭来驱策,还要许以厚利,晓以大义,如此军心可用,士兵才会安心训练,不会敷衍了事。
比泡过盐水的柳鞭、十足赤诚的杜卡特、真金白银的武官头衔更有效的,就唯有仇恨与鲜血了,但朕这次是出国作战,那就很难用保家卫国来教导新兵——教会目不识丁的士兵什么叫天下,什么叫天命,什么叫天兵可是很花时间的,企业文化的薰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早上集合时喊两句口号,跳一段五禽戏就能建起来的。
如今之计,唯有用鲜血来洗炼,再鱼腩懦弱的弱旅只要上过战场,见过血,幸存归来,没有被打没编制也没有逃亡的话,孔夫子就会向这些丘八投来一瞥,子曰因材施教,有些人生来就是夫子拣选的大儒,有些却要历经磨练才能绽出光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只要多流血,多砍头,孔夫子总会赐福下来的。
不过大头兵招募容易,但招募堪用的校尉,以达到上令下行,下情上达,致使三军如臂指使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冲在前头的兵丁能花三个月突击培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