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从未有过去往这个学校的经历,再加上‘在学校迷路’等原因,我才认为,她的这篇日记,是在刚开始大学生活的时候写出来的。”
“那么,我们先来理一理如今获得的线索吧,首先,这个女孩从家中去往芳海大学的路上不堵车,并且走的那条路需要导航才能够不迷路,她是03年入校,并且由于某种原因,被学校选入了出国交流的队伍之中,这样差不多就是其中的一切了。”
“最后,我们的目光放到这张照片之中,照片是由三个花坛的小区和屋外的别墅构成的。首先根据对面的别墅,我们可以推测出,女孩住在别墅区里面,并且还是那种三层小别墅。同时通过观察对面别墅的墙面,可以看出明显老旧的痕迹,因此判断建筑时间在三年以上,并且这一片别墅区的风格是西洋别墅的样子。如此一来,她的住所在划分的区域内,一片由西洋别墅构成,且建筑历史三年以上,这样一来,范围就很小了吧。”
“原来如此,这样我们只需要找到类似这样的小区就可以了!”那名年轻的警员面露喜色,不由得说道。
“其实,还可以进一步缩小范围,请大家再看小区之中的花坛。第一眼看上去,这三个花坛似乎是齐平的,但是稍加注意就能够发现,这三个花坛并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而凶手为了给我们造成误导,利用窗框和当天的阳光角度刻意拍出了这种错觉。根据照片上的时间,我们只需要找到在这一天的13:27分,阳光呈现四十三度角照过去的这条线上,所穿过的小区住所,便足以获知日记主人的住所了。”
“最后,说一下我的推理:女,现如今21岁左右,从事诸如画家或作家一类的自由职业,并且学历较高且独居。依照这种特征,再根据芳海大学03年的入校表做对照,很容易便能够获知她的详细信息。”
随着最后一句话说完,他的声音缓缓地消失在了空气之中,见此,刘文宇缓缓地起身,说道:“那么,大家,请记住W说的话,马上行动起来,找到这个住所的详细信息!”
“是!”
………………
——作家,你的出生,只是为了给别人带来伤害的吗?
望着窗外的光景,林允谦陷入了沉思。他的目光之中透着几分凝重,凝重背后则隐藏着愤怒。
有关于那起富豪失踪案,他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便完全彻查清楚了。
这期间,他并没有借助警方的力量,因为如今掌握的证据,并不能够证明“作家”的罪行。而且作家必然正在监视警局的一切系统,此刻即便是黑入其中,也会被他察觉,从而有了暴露的风险。
换句话说,所谓的“堂堂正正打败作家”,其中也有着这种原因,使得他不能够安心入侵系统。
也就是说,这本身就是一场不公平的博弈——“作家”占据着大部分资源,并且极其熟悉允河市的一切。而“继承人”初来乍到,本身就不具备任何资源,也对允河市并不怎么熟悉。
但是,自己也有着“作家”并不掌握的优势,那就是自己通过平常的资料,早已对于“作家”一切掌握了三分,而“作家”对自己的了解,并没有多少。
但是,即便在无法掌控任何资源的当下,他也查清楚了有关于当年那场凶案的一切,现在他敢肯定,这一场凶案,必然是出自“作家”之手!
富豪夫妻神秘失踪,在那之后的一年内,有关于这对夫妻的一切熟悉的亲人全部自杀,又或者是死于非命。更加离奇的是,警方对于这起案件,竟然采取完全不作为的行事,有些细节甚至被人为地删去了,从这种种疑点来看,凶手是谁早已不言而喻。
唯有“作家”,才能够如此瞒天过海。
那么现在,便出现了两种情况,到底是“作家”为了某些事情将除了文一凡之外的这一大家子全部灭口;又或者是文一凡自身就是“作家”本尊,将一家子人灭口,为的只是寻找一个合法身份呢?
这两点之中,他更偏向于前者。
后者虽然很合理,而且也很符合“作家”的作风。但是请注意,对于“作家”来说,权势滔天的他根本不需要悄悄地冒着风险杀害整个富豪一家,然后在灭门后的一年内什么事情都不干,而是专注于杀死所有与之有关的人。这根本说不通,因为“作家”所拥有的财产,根本不需要冒着如此高的风险去继承这一对富豪的资产,也根本不需要去鹊巢鸠占般地夺取他人的身份——直接使用原先的身份,然后再人为制造一次离奇的中彩票的经历,对于神通广大的“作家”根本不是问题。
这便是文一凡的智慧,如果是那样的话,的确中彩票这一理由更加适用且风险很低。但是正是因为低风险,才很容易被今后可能出现的敌人察觉,从而顺藤摸瓜找到自己。因此,他才选择了一种风险极高且极其离奇的方式,为自己安排了新的身份。
因此,现在的局面在林允谦眼中,俨然变成了“作家”想要隐瞒某种事情,才对这一家子痛下杀手。而至于唯独留下文一凡的原因,此刻并无法单靠推理得出——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孩子身上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有可能是其它的什么原因,这才导致“作家”对这个孩子网开一面。
——这么说来,文一凡见到“作家”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如此一来,或许将当年的真相告诉文一凡,并邀请他与自己一起调查“作家”的行踪,才是现如今的唯一解……吗?
从各方面来看,的确是这样的,但是不知为何,林允谦的心中,总是存在着一丝疑惑。
——为什么会这样巧?
要知道,自己当天可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在街上,虽然目的是为了蹭住所,但是当天发生的一切,现在想来的确很巧。
而且允河市有上千万人口,自己随便在街上走了走,便恰巧碰上了“作家”的受害者,又“恰巧”与他成为了要好的朋友,而在昨天,又“碰巧”得知了这一切。
——真的有这么巧吗?
又或者说,实际上“作家”就是使用了反向思维,令自己陷入这其中的陷阱。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文一凡便是“作家”本尊。
可是这样一来,就更巧了,概率只有上千万分之一。
又或者说,当年“作家”唯独留下这样一个孩子,只是因为他认为,这个孩子很有可能成为他的棋子之一?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很可能从自己踏入允河市的那一刻起,“作家”便已经注意到了自己的行踪,之后与文一凡的相遇也是“作家”安排的。这样的观点也不是不可能——即便自己用的另一个身份来到了允河,神通广大的“作家”还是有可能发现自己。
这样一来,那些巧合便都得到了解释,不论是相遇,还是之后的相识,都是“作家”一手策划,这的确是“作家”的作风。
但是这样一来又有一个问题——如果“作家”真的知道了自己的身份,直接下手杀死自己,不是最简单的做法吗?
究竟要不要告知文一凡一切,两个选择似乎都是通的,可是都有自己的不合理之处。
——总之,还是先静观其变,从文一凡的家庭调查开始吧。这样一来,不论那种情况,都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