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女子何曾弱须眉 李清照词赏析二(第1页)

我们习惯说文如其人,李清照的作品与其为人的特质即是一致的。

李清照著有词论一文。

她的这篇词论是针对当时词坛形势而发的,其最主要的观点就是“词别是一家”

,并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诸家之作。

因为词是要配乐歌唱的,所以必须在协和音律上有严格的要求,不仅如诗的调分平侧(即仄)而已。

当然除去音律的要求之外,词的风格意境也有其特色,不尽同于诗,所以说“词别是一家”

她用这个标准衡量诸家,在词论中说:“柳永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晏殊、欧阳修、苏东坡,做词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

王安石、曾巩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始能知之。

只是晏几道无铺叙,贺铸少典重,秦观专主情致而少故实,黄庭坚尚故实,而多疵病。

把北宋诸名家批评了个遍。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每个人都有毛病。

李清照词论中有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就是她历评北宋词人,独未提到同时极负盛名的大词人周邦彦。

有的论者认为李清照的词论历评诸家,皆摘其短,而周邦彦妙解声律,浑厚典雅的词作,大概李清照认为是够得上标准的,所以“并无贬语及之”

后世论者对于李清照的词论,提出不同的评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认为李清照论词苛求太甚,持论不公,蚍蜉撼树,未免狂妄。

胡仔在笤溪渔隐丛话中说:“易安历评诸公歌词,皆摘其短,无一免者。

此论未公,吾不凭也。

其意盖自谓能擅其长,以乐府名家者。

退之诗云:‘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正为此辈发也。”

二、近代有的论者认为,在李清照那个时代,词的发展趋势已进入与诗合流的阶段,不合流将没有词的出路。

事实证明,南宋一百五十余年中,著名词人如辛弃疾、姜夔、史达祖,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都是注重协律的,而且保存发扬了词体风格艺术的特美,并没有合流于诗。

三、有的论者认为,李清照词论中提出作词的要求,如“铺叙”

“典重”

“尚故实”

等,与她的创作实践是矛盾的。

其实李清照对于词的认识,包括高雅典重与浅俗清新两个方面,从其名作永遇乐元宵这首词中就可以窥之。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该词首句即用两典,分别是江淹拟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碧,青玉,名词;碧云之碧用作形容词。

“璧”

字意近之,不必青色。

王安石东阳道中:“浮云堆白玉,落日泻黄金”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

这两句即是写实。

宋宣和遗事书前集“元宵看灯”

:“宣和六年正月十四日少刻京师民有似雪浪,尽头上带着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鳌山下看灯。”

南宋武林旧事卷二:“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

雪柳以缯楮为之(见岁时广记卷十一)。

捻金者,加以金饰。

由此词可以看出李清照在作词时,能够将尚故实与情致,二者皆兼顾且融合为一体。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苍穹路

苍穹路

小说简介悠悠万载,繁花落尽我又是谁,谁曾是我,被封印的,仅仅是记忆吗?天地之道,无根无源,诡异大局,无头无尾一张生死纸,带着茫然的灵魂,穿越崭新大陆,化身为魔,纵横异界,将这茫茫天道,修补!...

万人之上

万人之上

万人之上主要讲述的是倒插门了个冷冰冰的老婆,说要和我一起修炼,功法竟是喜欢的可以来了解下...

杨帆叶灵潇

杨帆叶灵潇

八年前,家族被灭,父母失踪,他离开云城八年后,兄弟惨死,他王者归来,誓要报仇雪恨…...

超级万界手机

超级万界手机

一代战帝自仙界强势回归,居然带着一部智能手机,手机能连通诸天万界。...

权宠女皇陛下

权宠女皇陛下

她是被世人公认的昏君,男女通吃,夜夜歌舞美男做伴,昏庸无道。他是国师大臣,手握大权,凶残暴虐。他与她本是水火不容,命运却将两人捆绑在一起,纠缠一生。国师大人不好了,殿殿下今日召了太傅之子侍侍寝某人脸色骤沉杀了!国师万万不可啊,皇上乃一国之君,若杀了,您怕是要背负千古骂名!蠢货!本座要杀的是太傅之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