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是北宋末、南宋初的杰出诗人,平生所作有六百多首。
他的诗是学杜甫的,但也很受其前辈诗人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
陈与义不仅长于作诗,并且也工于填词,但所做甚少,只存无住词十八首,不及其诗作的二十分之一。
陈与义无住词十八首,大部分都是他居住在湖州南宋时期的湖州是都城临安(即现在的杭州)的辅京青墩镇僧舍时所作,青墩僧舍有“无住庵”
,故以“无住”
为词集之名。
陈与义不但诗写得好,其论诗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他曾说:“诗至老杜极矣,东坡苏公(即苏轼),山谷黄公(即黄庭坚)奋乎数世之下,复出力振之,而诗之正统不坠。
要必识苏、黄之所不为,然后可以涉老杜之涯涘。”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杜甫的诗是诗作的顶峰,在苏东坡、黄庭坚等几代人的努力下,使诗的正统不至于坠落,仍保持原有格调、水平。
如果知道了苏轼黄庭坚所不屑于做的,就可以了解杜甫诗的境界在哪里。
在陈与义生活的北宋末年的词坛风气是,趋重雕饰。
周邦彦即是以“富艳精工”
见称,贺铸亦复如是,而陈与义的词独是疏快自然,不假雕饰。
如他最著名的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这首词应该是陈与义绍兴五年或六年退居青墩镇僧舍时的作品,当时他年龄四十六或四十七岁。
词中的“小阁”
,即指僧舍。
陈与义在词中追忆二十年前的洛中旧游,那时是徽宗政和年间,天下承平无事,可以游赏之乐。
其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奔走,艰苦备尝,而南宋朝廷在搬迁之余,仅能自立,回忆二十余年的往事,百感交集,沉郁悲凉。
他作词时,并不直写事实,而是用空灵的笔法,感叹南、北宋之间无限的国事沧桑、知交零落的悲凉,内容极其充实,在结尾将诚挚的悲感化为“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的旷达。
这首词通体疏快明亮,浑成自然,如水到渠成,不见矜心作意之迹。
张炎在词源中称此词“真是自然而然”
。
然而“自然”
并不等于粗率浅露,这就要求作者有更高的文学素养。
陈与义另外两首词也都有以诗为词的特点。
临江仙
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渔家傲
今日山头云欲举。
青蛟素凤移时舞。
行到石桥闻细雨。
听还住。
风吹却过溪西去。
我欲寻诗宽久旅。
桃花落尽春无所。
渺渺篮舆穿翠楚。
悠然处。
高林忽送黄鹂语。
以诗为词,也是宋词发展中的一种途径。
如果运用恰当,即是说,将作诗的方法运用到填词中去,而又能保持词的情韵意味,那么,这些作品,虽然缺少许多词作中的那种隐约幽微、烟雨迷离的韵致,然而疏快明畅,也自有其可取之处。
苏东坡在这方面的尝试是很有效的,其他诗人也是这样做的,陈与义就是一个。
例如北宋末年的另一位作者张舜民。
张舜民擅长作诗,但很少填词,他的词作仅存四首。
他的卖花声题岳阳楼词确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卖花声题岳阳楼
木叶下君山。
空水漫漫。
十分斟酒敛芳颜。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
天淡云闲。
何人此路得生还。
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张舜民也是以作诗之法为词,豪宕疏快,与东坡词相似。
叶锋薛梓薇是叶锋薛梓薇免费阅读精心创作的仙侠修真,长风文学网实时更新叶锋薛梓薇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叶锋薛梓薇评论,并不代表长风文学网赞同或者支持叶锋薛梓薇读者的观点。...
他是一个痞子,有很严重的洁癖,讨厌女人,却偏偏栽在她的手里。她离过婚,流过产,却偏偏被他给缠上了,一缠就是一辈子。...
...
18岁,她莫名其妙被一个陌生男人破了身!三年后再遇,男人竟是赫赫有名的帝国总裁!东城最有权势,叱咤风云的尊贵人物。她恨他入骨,她只知道他夺走自己的初夜,夜夜把自己当玩物一般。却不知道他对自己深情如此,宠她如宝,无人能及。夜夜强宠,身心实在受不了。某女苦苦哀求你什么时候可以放过我。男人勾起嘴角不如我们定下赌约,如果一年后,你还没爱上我,我就放你!可是,如果爱上了呢...
从讥言讽刺到艰辛创业,为了二叔,为了更好的未来,李阳用自己的双手闯出一条致富之路。...
赵牧有一个打脸系统,什么都会一点。敢来装逼,势必打脸。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无名少年被踹下擂台。手握日月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神秘男子于昏迷中喃喃念道。我要这天,再也救护车急忙将濒危中的男子拉走。装逼的舞台之上,无数人纷纷落败。装逼打脸,谁有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