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影响社交关系的另一个因素即是自我妨碍。
有时个体为了自尊,常常会使用一些策略,从而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其中自我防碍策略就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心理学家琼斯与伯格拉斯在1978年第一次提出了“自我妨碍”
这个概念,他们认为自我妨碍是个体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不佳表现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采取一系列行为和措施,将失败的原因外化的现象。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药丸和智力测验”
的实验,证明了自我妨碍的存在。
实验者让美国杜克大学的学生回答一些智力难题,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告诉被试:“这是你目前为止的最高分!”
之后,给被试呈现两种药丸,被试必须服用其中的一种才能继续下面的题目。
告知被试,一种药丸有助于人的智力的提升,另一种则会对智力活动造成一定的干扰。
实验结果是,多数学生会挑选第二种,以便为不久可能出现的糟糕成绩提供借口。
心理学家莱瑞和谢帕德从个体能否对行为进行控制这个角度将自我妨碍行为分为行动式自我妨碍和自陈式自我妨碍两种。
行动式自我妨碍是个体为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归因而事先采取的一系列个体所能控制的对成功不利的行为策略,如学生在考试之前喝酒、吃药、减少努力以及设立过高的成就目标。
自陈式自我妨碍是个体在从事任务之前,为将来可能的失败寻找一系列不可控制的借口,一些可能会影响自己发挥水平的因素,如个体声称的测验焦虑、创伤性的生活事件和疾病等。
在人际交往中,行动式自我妨碍虽然为可能的社交失败提供了更可信的借口,但由于个体做出了减少努力的行为,使表现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了社交成功的可能性;自陈式自我妨碍只是为社交可能的失败提供了一个借口,这个借口可能并不存在,并不影响个体的努力,对社交表现不会产生真正的影响,因此不会减少个体社交成功的机会。
自我妨碍的基本动机是保护自我价值,保护自尊,维护自我形象。
另外,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对自己在公众面前形象的关心超过对自己实际能力的关心,自我妨碍策略还是一种保护和提高社会尊严的印象管理策略。
阿金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被试在公开场合的自我妨碍倾向显著高于私下情境中的自我妨碍倾向。
卡文顿的研究表明:尽管个体在事后有充足的理由让他人相信表现差并不代表缺乏能力,但他们仍用“懒惰”
等消极词汇来描述自己。
蒂斯的研究发现,低自尊的个体进行自我妨碍是为了保护自尊,维持公众形象,而高自尊的个体进行自我妨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增强公众形象。
法拉利的研究发现:社会导向的完美主义者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要求,因而在公开场合下更倾向于使用自我妨碍策略,在私人场合下则不一定;高个人导向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比低个人导向的完美主义者在公开和私人的情境下都更易于进行自我妨碍行为。
自我妨碍行为对社交产生的后果,可从对个体和他人的影响两方面来看。
对于个体来说,在社交过程中,过多进行自我妨碍行为,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增加社交失败的可能性,继而又会加重自我妨碍行为,陷入恶性循环中;对他人来讲,尽管他人不会对自我妨碍者做出有关能力等方面的负面归因,却会让他们产生不好的印象,与没有自我妨碍的人相比,自我妨碍者往往会得到他人更低的评价。
归根结底,自我防碍行为的出现是由于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以及对自尊心的强烈保护欲。
所以要避免和根除自我妨碍行为,应该着重培养自信心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使自己能够直面问题,经得起挫折。
这些问题的避免和解决,无疑为彼此成为朋友增添了更大的可能。
结婚一年,她却依然是原装货。原以为他是因为爱她而尊重她,却不料,她只不过是他和另一个女人笑谈时候的老处女。她毅然转身,却未料,生活从此脱离了掌控。跟他离婚,和我结婚。男人一身笔挺军装,面容俊美,不容拒绝的霸道宣告。什么?首长大人!她没有听错吧?这个牛逼哄哄,家世不菲的首长竟然要娶她?她就纳闷了,她既无倾国倾城之貌,亦无富可敌国之财,这个需要所有人仰视的男人,怎么就看上她了?难道,她上辈子拯救过宇宙?...
警校大四学生吴端,被派往疑似暴力致人死亡的戒网学校卧底,搜集相关人员的犯罪证据。高二学生闫思弦,好友被送入戒网学校后失踪。为了查明好友下落,伪装成问题少年进入学校,以身涉险。七年后,两个早有交集的人在市公安局重逢,他们的对手,是本世纪最具盛名的犯罪天才...
倒插门了个冷冰冰的老婆,说要和我一起修炼,功法竟是...
女主在婚礼上逃婚后,在酒吧买醉,在酒吧看到男主长的妖艳便调戏想和其结婚,后两人慢慢开始各种奇葩的追爱模式,且看男主是怎样俘获女主芳心...
极品兼职是撒旦教父精心创作的都市小说,圣墟中文网实时更新极品兼职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极品兼职评论,并不代表圣墟中文网赞同或者支持极品兼职读者的观点。...
什么金手指?!什么异能?!有这样的金手指么?有这样的异能么?打老子一拳,老子就吐一颗丹药出来,这尼玛的什么害人的金手指?这下好了吧老子穿越过来连活命都是问题!我尼玛是唐僧投的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