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的秋季带着一种冷峻悲壮的美。
如果是唐朝诗人途径此地,定然可以留下诸多名篇。
正所谓“山低云素无青色,地阔石碣短水源”,然处身其中者,必然无心欣赏美景。
沟沟坎坎中间,国防军的士兵们已经趴伏了一天。即使穿的很保暖,热量也在快速的流失。
但是没有命令,谁都不敢乱动。
为了完成任务,战士们愿意忍受任何艰难。
直到远处的山中,几道身影快速奔来。
“连长,找到马匪的位置了。”
郑成功已经坐起,心情格外兴奋。
“在哪里?”
和达虎一样,优秀的年轻人在军中很快就冒头了。
驻扎在哈密的这段时间,为了保证地区安宁,西北战略集群展开了大规模的剿匪作战。
虽然马匪的战斗力不强,但是来去如风,而且潜藏民间,很多时候民、匪不分,着实给国防军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针对这种情况,国防军配合甘肃当地政府,采取了双管齐下的办法。
一方面由政府出面,组织多项重大工程,将穷困潦倒的百姓动员起来,通过劳动换取收入和粮食。
一方面则由国防军强力出击,针对各路土匪进行彻底的打击。
百姓们在得到了实惠后,生活好转,自然格外珍惜,理所当然地和土匪划清了界限。
不但如此,百姓们还提供了许多情报。
毕竟这些土匪虽然隐藏在民间,但很多时候也将百姓当成劫掠的对象。
百姓们早就对其恨之入骨,只是从前束手无策。
现在有国防军撑腰,又有政府照顾,百姓们当然最渴望消除匪患。
而失去了百姓们的掩护,这些作恶多端的土匪在这茫茫隔壁地区,立刻无所遁形。
经过了大半年的剿匪作战,绝大多数土匪都被绳之以法,河西走廊为之一净。
只剩下几股最为顽固的马匪退入到了祁连山中,妄图依靠地形复杂的大山来同国防军周旋。
他们自诩为地头蛇,对这里的地形更加熟悉,满以为国防军根本不敢进山。
哪里料到国防军什么仗没打过?
什么敌人没有击败过?
区区大山,区区马匪,岂能吓住国防军?
郑成功所在的143连就在剿匪的第一线。
上头的叔叔伯伯们也有意给他锻炼机会,因此将他派到了最危险的前线。
这就是军中的惯例。
虽然有人脉可以得到照顾,但是要想出人头地,就得拿出真本事。
至于会不会出现意外,会不会战死……
军人血战沙场,马革裹尸便是。
军中将领的诞生最是残酷不过,当真是大浪淘沙。能够活到最后、走到最高的人,除了战功赫赫,也得需要一定的运气。
郑成功不怕苦,也不怕死。
身为上都第一中学毕业生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名,他很早就被冠以“天之骄子”的名头。
他绝不会对不起那些赞誉。
来到西北战略集群之后,他做的不错。几次作战,都冲锋在前,受伤不下火线。
更是曾有一人俘虏二十七名马匪的功劳,轰动全军。
而且军中几次比武,他的各项技术都名列前茅,军事素养也远超同期。
屡次给上级提出的建议,都对优化军中规章制度起到了奇效。
这样的人不升官,谁能升官?
“这股马匪在三十里外的天王顶,这段时日被咱们追的狠了,损失惨重,已经不敢出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