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路线,不存在急刹车、急转弯,这说明赵光义得到了朝臣们的广泛拥护,不需要进行血腥的大清洗就完成了平稳过渡。
从这个角度上看,赵光义也确实不像是篡位,或者说即便是篡位,也是顺天应人,符合广大既得利益集团的诉求,得到了广泛的拥护。
另外再说一下所谓的本案关键证据——“斧”。
请看三个小故事:
赵匡胤在接见某位正直的臣子时,因怒而用“柱斧”撞击臣子的嘴巴,导致臣子两颗门牙当场掉落;
965年正月,王全斌从前线发回战报,汇报消灭后蜀伪政权的喜讯,并请示朝廷是否可以一鼓作气,捎带手把老朋友南诏也一勺烩了。赵匡胤则“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968年10月,屯田员外郎雷德骧同志赴京上访,不仅越级闯殿,还在赵匡胤面前高声叫嚷,诽谤赵普。赵匡胤大怒,当即“引柱斧击折其上颚二齿”。赵匡胤喜提“门牙终结者”成就称号。
结合这三则出现“斧”的记载,不少学者认为“烛影斧声”中的斧应该类似于上述的柱斧、玉斧,很可能是当时的一种礼器或把玩之物,不是兵器中的斧。赵匡胤是皇帝,不是程咬金、李逵,见过皇帝陛下整天抱着车轮板斧的吗?
也就是说,“烛影斧声”中的斧应该不会具有致人死地的杀伤力,不可能是作案凶器。
最后再来看一下“金匮之盟”的法定继承人的下场。
赵光美,原名赵匡美,赵匡胤即位后避圣讳改光美,赵光义即位后又避圣讳改廷美。赵光义即位后封其为中书令、开封府尹、齐王。划重点,开封府尹,宣示着他的储君身份。赵光义还特意下诏,以赵光美的儿女为皇子、皇女,以示特别优宠,后来又加检校太师。跟随赵光义北伐,被改封秦王。
然而就在赵光义登基的第七年,有人指控赵光美谋反,于是被罢免了开封府尹,被发往洛阳(西京留守),离开了权力中心。紧接着,赵普继续补刀,说赵光美不思悔改,依旧心怀异志,建议迁移到更加偏远的地方妥善安置。于是赵光美就被削为涪陵县公,房州安置。
到达房州之后,赵光美忧悸成疾,很快就病逝,享年38岁,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事发984年,赵光义登基第八年。
赵德昭,赵匡胤次子,在赵匡胤活着的时候,一直没有给他封王,按照当时的惯例,皇子出阁就封王。按照唐朝制度,皇子小时候要集中养在宫中,长大后就搬出皇宫居住,即“出阁”,出阁相当于皇子们的成人礼,是步入政坛接受历练的开始。赵德昭在964年出阁(13岁),直至赵匡胤驾崩(25岁),也没有被封王,理由是他年幼。其实这也是人们认为“金匮之盟”真实存在的间接证据,因为他不是皇储,所以不能过早地封王。赵光义即位后,才将其封为武功郡王。
需要强调的是,赵光义明确规定,赵光美和赵德昭的班列要在宰相之前、百官之首。这同样也是“金匮之盟”存在的间接证据。
赵光义登基第四年(979),因故怒斥赵德昭,退朝之后,赵德昭忧惧自尽,享年28岁,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赵德芳,赵匡胤第四子。赵光义登基后就任命赵德芳为兴元府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之后又加检校太尉(978)。然而在981年3月,赵德芳就因病医治无效而去世,享年22岁,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还——有——谁?”
赵匡胤的长子赵德秀、三子赵德林均早夭。
有人认为正因“金匮之盟”的存在,所以赵光义才把继承人名单当成死亡名单来使用,迫不及待地将弟弟和侄子除掉。
如果“金匮之盟”存在,恰恰说明赵光义是合法继承人,则弑兄夺权的“烛影斧声”不存在;但是,假如“金匮之盟”不存在,能证明“烛影斧声”存在吗?逻辑上显然不能。
另,按照史书的叙述,宋皇后在赵光胤死后是想召年幼赵德芳入宫即位,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不是兄长赵德昭?
有人说是因为长辈通常偏爱幼子;也有人说正因幼子好控制,宋皇后有临朝称制的政治野心……
在整个事件(金匮之盟+烛影斧声)都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宋皇后的“废长立幼”暂且可以视作伪命题,根本不具备讨论的必要。
需要多说两句的是,基于对赵德芳的同情和对救世主的渴望,后世把赵德芳塑造成一个嫉恶如仇、惩恶扬善、专杀奸臣的“八贤王”、“八王千岁”。在戏曲、评书等演绎中,赵德芳的形象通常是手持御赐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刚正不阿的白胡子老爷爷,他维护正义、为民伸冤,是“包青天”包拯和杨家将的坚强后盾,在《三侠五义》、《包青天》、《杨家将》等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中均有出现,俨然是老年版李云龙。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位22岁早逝的皇子成为在苦难中艰难挣扎的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人民需要一位惩恶扬善的包青天,更需要一位能顶住一切压力维护正义的八贤王。
总结一下,赵光义已经具备了接班的一切客观条件,不需要冒险弑君夺权,他只需耐心地等待。“烛影斧声”更多是出于政治需要而被捏造出来,主要目的是质疑太宗法统、重塑太祖法统;至于“金匮之盟”,我个人更愿意相信这是赵普导演的三部曲(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金匮之盟)之一。
在弟弟赵光美和侄子赵德昭、赵德芳都去世的情况下,赵光义终于破解了兄终弟及的难题,从他开始,大宋皇位开启了父死子继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