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
契丹建国,韩延徽居功至伟。
当时,很多汉人为躲避战乱而逃到草原,被契丹收留。但是中原人普遍有着根深蒂固的乡土情怀,无时不刻都在思念故乡,加之气候环境、生活方式、文化差异等客观因素,导致塞外汉人经常逃归。连韩延徽都要开小差。
汉人的逃归虽然不能上升为政治问题,却也是非常严重的人才流失、生产力流失,对契丹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而耶律阿保机对此却是束手无策。
述律平提醒他,中原汉人问题当然要咨询资深中原顾问韩延徽啊。耶律阿保机茅塞顿开,立即找韩延徽商议对策。
韩延徽没有辜负契丹人的信任,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那就是“胡汉分治”。
即以契丹法约束契丹人,而以汉人之法管理汉人。
于是,在契丹统治区,同时存在两套管理体系。以契丹为主体的游牧民继续遵循游牧法则,汉人则保持中原礼法。契丹在政治上设置“两院制”,南面官(中原农耕系统)、北面官(游牧系统),双卡双待。
这样一来,契丹民族可以保留草原文明的勇猛彪悍,血性善战,不至于过早地因被汉化而迷失自我,同时又可以充分利用中原文化的先进生产力。胡汉分治,兼具其利。
在契丹的征服扩张中,契丹人很注重对劳动力的掠夺,“人口”是其重点掠夺的战略资源。例如在对室韦、党项的作战中,就大量俘虏对方人口,然后将其迁入契丹腹地,分散编入户籍,使之成为“契丹人”,然后在被征服的土地上兴建城池、街道,再把汉人迁入,用以填充。
为了消除汉人的思乡之情,防止叛逃,契丹人在新建城池的时候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们会尽量1:1还原中原的某个郡县,街道、村落的名称也一并沿用,等于是山寨了中原的某个州县、村落,然后再把原籍是这些地方的汉人迁入这个山寨版“故乡”。
如此一来,这些汉人听到的全是乡音,看到的全是“故土”,思乡之情也就最大化的减小,极大降低了汉人的逃归率。
这是人类共有的智慧。例如约克郡的老乡们移民到北美新大陆,就取名为“新约克”(纽约,NewYorkCity);奥尔良老乡们的“新奥尔良”。
除了为新移民山寨故乡之外,韩延徽还制定了一个大福利:政府帮你脱单。史籍记载:“又为定配偶,教垦艺,以生养之。以故逃亡者少。”
小伙子们,政府帮你介绍老婆,解决婚姻问题;再教你开荒种地,解决就业问题;轻徭薄赋,最大化提升幸福指数……还等什么,快来塞外安家吧!
中原地区的长期动荡与塞外契丹招贤纳士的联合作用之下,中原汉人大量涌入草原,“闯关东”成为了潮流。
按照历史规律,中原王朝(唐)衰微,逐渐失去对北方草原的控制,游牧民族(契丹)趁机完成资源整合,接下来就要南侵了。
史书在描写刘仁恭的时候,说刘仁恭翻越摘星岭奇袭契丹主力,又不讲武德地摆下“牛酒之会”骗擒契丹王子,还放火烧牧草,导致契丹不敢南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