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72章 洛迁省赴任(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就在厉元朗调走之前,已有风声传出,争夺这个位置的,最少有五个人。

    其中,呼声最高的并不是高成,而是某省一位德高望重的副书记。

    这位副书记今年五十九岁,若是不能在退下来之前晋升到正省级,明年就会退休,彻底离开权力中心。

    可想而知,他对于体总局长,大有势在必得的信心。

    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最终花落高成头上,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其实纵观官场,这种情况并非少见。

    往往希望越大的那个人,不是最后笑得最好的。

    这样做,是种策略。

    可以有效保护胜利者,免遭不必要的干扰。

    同时,也让人始终捉摸不透上面的想法。

    越是神秘,越能扰乱外人视线。

    飞机上,陈先趁着厉元朗尚未休息的机会,低声和他说了心里话。

    陈先表示,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他还是想继续跟着厉元朗,哪怕洛迁省前途不明朗,他也要义无反顾,坚决站在厉元朗身边。

    厉元朗规劝道:“陈先,你的心意我明白,可你结婚没多久,就搞两地分居,会严重影响你们夫妻感情。这件事你要三思,更要征求徐小可的意见。”

    陈先坚定的说:“不瞒您说,这就是我和小可商量后做出的决定。小可非常支持我,她和我同样认为,让我多在您身边学习。而且,您初到洛迁,人生地不熟,需要有人给您跑腿打杂,为您排忧解难。”

    厉元朗没再说话,微闭双眼,进入半睡眠状态。

    的确,若是有陈先在他身边,将是一个不小助益。

    但这件事,他需要从长计议。

    五天之后,厉元朗和组织部副部长蔡允,以及干部局长等一众人等,乘坐航班飞往千里之外的汉林市。

    这位蔡副部长并不陌生,当初就是他亲自送沈放去襄安上任,厉元朗和他有过一面之缘。

    飞机上,蔡允聊起洛迁时,特地提到一件事。

    他说:“洛迁是农业大省,也是粮食大省。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古水大米。”

    “米香浓郁,口感绵软柔糯,颗粒晶莹剔透,光泽透亮。而且,冷饭不回生,味道流连忘返。”

    厉元朗赞同道:“蔡部长所言极是。谷水大米俗称长在石板上的大米,早在上千年前,就已是贡米。”

    “古水大米之所以米质优良,声名远播,皆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它长在古时火山爆发,由岩浆凝固而形成的玄武岩石板地上面。”

    “所使用的水是地下泉水,水质优良无污染。由于石板地反射热量,使得地温、水温比一般水稻田高出二至三摄氏度,水稻成熟度高,也造就古水大米特有的米质和使用价值。”

    “纵然在今天,古水大米仍然是特供大米,每年收获季一过,都会源源不断送往京城,成为国宴餐桌上的主食必备。”

    蔡允呵呵一笑,“提起古水大米,元朗同志真是如数家珍,想来之前一定做过深入了解。”

    厉元朗认真回答,“蔡部长说笑,我曾经在北江工作过,又是东河人,熟悉北方生长的粮食作物。”

    “嗯。”蔡允颔首说:“你是北方人,不说我还忘记了。对了,有件事我想咨询你这位农业专家。”

    厉元朗连连摆手,“蔡部长客气,我只是略知道一点,哪称得上什么专家,高抬我了,承受不起。”

    蔡允正色道:“就说古水大米吧,我曾经有幸得到一点,拿回家煮饭吃,却没有我在宴会上吃到的那种香味,你帮我分析分析,这是什么原因?”

    看着蔡允的眼神,厉元朗胸有成竹的说:“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水大米好吃,不在于煮饭方法,而是水质。”

    “古水大米离开北方,水质就变了,肯定做不出来原有味道。就好比小龙虾,在南方的生长地是一个味道,可一到北方,即使厨师使用原来的烹调方式,可依旧难以吃出珍馐美味。”

    蔡允满意的点了点头,眼神飘向于舷窗外,感慨道:“快到洛迁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