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空调和彩电,由此可见,像缝纫机、收音机、录音机什么的,兴盛周期也就十年,只有自行车,从70年代一直风靡到90年代,哪怕是四五十年后,汽车成为普通人的出行工具,自行车依然在交通中占有一席之地,也不过是制作工艺变得更加精良而已。
很多人70年代买了自行车,修修补补骑了六七年,已经是到了要换新的时间点,然而70年代至80年代末这十几年时间里,自行车的更新迭代非常慢,且价值相对稳定,如今改革开放了,允许个人经商,那收购旧二手自行车进行翻新,自然是一桩堪称暴利的买卖。
城市里的破旧自行车,再不济还可以推去废品收购站卖废铁,山里的村庄呢?收破烂的都不稀罕去,那不是给两双鞋,几只袜子就能把事情搞定了?一如三十年后的废旧手机换菜刀、洗脸盆的营生,小区里的老头老太太就觉得自己捡了便宜。
以上便是他给陈金柱建议的赚钱之道。
当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在何瘸子的院子里布置了一间掩人耳目的翻新工坊,使用【妙手回春lv4】的时候也会尽量控制效果,搞个八九成新就可以了。
八个小时后,云霞被涂上一片金黄,夕阳沉沉,炊烟鸟鸟。
吱呀……
院门被人从外面推开。
小时候罹患小儿麻痹,以致终生嘴歪腿瘸的何瘸子杵着短小的单拐走进来,看到眼前一幕的时候惊呆了。
之前的破铜烂铁被五辆自行车取代,最差的看成色也有七成新。
他嗅嗅院子里的漆味,走过去摸摸恢复光亮的车把手,拨了拨铃铛,又转动脚踏,盯着哗哗转圈的后轮看了好一阵,还是有些不相信眼前一幕。
“你……怎么做到的?”
实话实说,他说话时的表情很丑。
林跃说道:“其实不难,六个字,胆大心细手巧。修自行车这手艺,只要肯学,没什么难度。”
何瘸子看看自己的手,又看看自己的脚,觉得这家伙是在嘲笑他。
“你……故意的吧。”
“我不是说了吗?会把修车技术传授给你。”林跃伸出手去:“事情办好了吗?”
何瘸子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过去,页眉是“租赁协议”四个字,右下角歪歪扭扭写着“何大有”的签名。
“平板车呢?”
“借到了,在我二哥家。”
“走,跟我去取。”
说完这句话,他朝外面走去。
何瘸子一瘸一拐地跟着。
虽然不知道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为什么如此精明,但是就他的条件,能遇到一个不嫌弃他是个残疾人的雇主,已经称得上幸运了。
还记得隔壁村死了十多年的摸骨先生说过,他的命不好,不过运势可以,有贵人扶持,能衣食无忧过完下半生。
……
骆宾王公园斜对过,仓后村沿街商铺。
距离1982年规划湖清门小商品市场,满打满算不到半年时间,摊位就被一抢而空,连带着附近街道的门头房也成了抢手货,卖衣服的,卖鞋帽的,卖手套袜子的,卖五金制品的,卖首饰和工艺品的,卖肉食的……各种各样的店面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这其中也包括一家稍显另类的修车铺,因为老板是个瘸子,而且除了修自行车,还做回收/出售二手自行车的买卖。
“林跃?你是叫林跃吧?你怎么在这儿?”
一道女声响起。
林跃放下手里的锯条回头一看,发现跟她打招呼的是骆玉珠的好姐妹冯艳。
“你是……冯姐?”
“对对对,是我。你怎么在这儿?”她又问了一句。
林跃说道:“勤工俭学啊。”
“勤工俭学?”她一个没读几年书的妇女,哪里懂这个。
“就是趁着放假的时候出来打零工挣钱。”
“你妈不是跟省城的地毯厂成为合作伙伴,带着十里八村的妇女缝地毯吗?怎么还要你跑出来挣钱?”
林跃随口说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出来做事,既能涨见识,又能提升社交技能。”
“真厉害,比我那弟弟懂事多了。”
“冯姐,你不在湖清门市场摆摊,怎么有闲心来这边逛街?”
“嗨,别提了,我是来给我弟弟买自行车的,说什么别人有,他没有,厂里的女工连正眼看他的兴趣也没有。”冯艳一提起那个弟弟,话里话外透着一股子恨铁不成钢的酸劲儿。
“市场里的人都说你这里自行车便宜,怎么卖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