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期很想说要不就投降输一半好了,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口,只能憋在心里。
“再往谒见原侯?”白公胜说道。
子期问道:“如见原侯,所提何事?”
白公胜说道:“我王伤重,不得归,必有性命之忧。”
子期说道:“此时非彼时,仅以此言,原侯岂有放归之理。”
要是换作以前,也就是没有礼崩乐坏之前,真的没有中原的国君会在他国之君重伤后进行阻拦,相反会建议赶紧回国去治疗。
当然了,那是姬姓国君的待遇,他们再怎么打生打死,进行的是亲戚之间的“窝里斗”,怎么都要留下余地的。
中原列国跟楚国较量?其实也保持着最基本的交战规则,不以杀死某国的国君为目标,打的是一种征服之战。
时代已经改变,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相信白公胜没有那么天真才对吧?
“胜为质,两万之兵为俘,换取我王归回。”白公胜说道。
子期一时间有点说不出话来。
天下局势发展到现在,明眼人已经看出白公胜不适合担任楚国的令尹。
倒不是白公胜能力不足,纯粹是白公胜与郑国的仇怨太深,影响到了楚国跟郑国的邦交,进而又让诸侯无法团结起来针对原国。
没有郑国参与联盟,反对原国的联盟就是不完整的。
一旦郑国站到了原国那边,宋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到时候楚国面临的局面绝对比“鄢陵之战”后更加艰难。
白公胜不能坐视局势继续糜烂下去,显然是有了某种觉悟。
“胜之后,子高为令尹。”白公胜说完不做停留,迈步就走。
子高是谁?沉氏,名诸梁,有号叶公。
子期有点没有反应过来,想说什么,出声喊住白公胜,后者却是根本不留步。
“子高年纪着实太大,怎么能担任令尹啊!”子期觉得有点头大。
子期左右看了看,发现除了自己没有其他人,咬牙下了一个决定:“无论怎么样都不可能让子高当任令尹!”
楚国局势不稳,需要的是一个能长期执政的令尹,年龄过大的叶公真有点不合适。
而白公胜看重的是叶公的名望。
其实,白公胜和子期都有点想多了。
因为解围不顺利的关系,并且在冬季作战,叶公的年纪确实也是太大,战事进展不顺利之下病倒了。
这个也是第一批北上的楚国援军后撤十里的原因之一。
目前这一支楚军由斗怀统率,原因是病倒的叶公某天夜里撒手人寰了。
两支楚军无法取得联络,致使白公胜做出了那样的安排,对于楚国来说比较幸运的是叶公病逝,要不然接下来楚国也许会令尹更替过于勤快。
第三批北上的楚军,他们的主将是公孙宁,算起来是两支援军中身份最高的人。
白公胜再次求见智瑶,讲出了来意。
“国战并非儿戏。”智瑶听后很是无语。
白公胜说道:“两国相争,人主不失其德。原侯若放归寡君,楚国上下必然感念。”
在场的孙武问道:“楚君得归,余下客居我国?”
说客居是留了脸面,说白了就是俘虏呗。
白公胜说道:“寡君亦需有人沿途伺候。”
那就是重要人物只有白公胜,其余达官贵人不在投降范围之内。
孙武很奇怪地说道:“我军胜券在握,为何听从令尹之言?”
白公胜重复道:“两国相争,人主不失其德。”,顿了顿,又说道:“楚、原并无深仇,若寡君伤重薨逝此处,便……”,后面的话没说,懂的都懂。
用自家君王的生死在威胁敌国君臣,看上去有点莫名其妙和搞笑,类似的事情历史上却是发生不少次。
那是在两国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谁都不想成为对方的死敌,威胁才能构成。
“我现在的确没有可能灭掉楚国,考虑到以后仍旧需要保持沟通,还真不能让楚君章死在这里啊。”智瑶心想。
随后,智瑶看着白公胜,说道:“令尹且作歇息,待寡人与众臣商议。”
这是一件大事,怎么可能不作商量?相信白公胜能够理解的。
等待白公胜离去,智瑶将自己的考虑说了出来。
“俘获楚国令尹,尽灭被围楚军,可为大胜。然,楚国兵力尤存,其国亦无道义,朝夕可再来也。”孙武说道。
因为斗怀暂时隐瞒了叶公病逝的消息,原国这边并不知道楚国第一批援军的主将换人了。
仅以当前原国的实力,能够战胜楚国,灭掉楚国则是没有可能,应该做的是继续削弱楚国,孙武那些话无外乎是这种提醒。
那是一种说话的艺术,表达不能轻易放了楚君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