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绝对打不过智氏,关于这点根本不用有丝毫的疑问。
在确认铁定打不过之后,田氏还会思考其它,比如智氏都已经把齐国折腾成那样,有多大的可能性会放弃东莱不做吞并。
以己度人之下,田乞百分百肯定智氏不会放弃东莱,那么他们也就有了延伸出来需要思考的下一个问题了。
如果吴国北上,再加上田氏复立的国家,两者结盟有可能扛住智氏吗?
又或者说,哪怕吴国加上田氏可以扛住智氏一两次,吴国愿意每次都北上帮助田氏抗击智氏的入侵吗?
那是用膝盖骨去想都能想得出来的事情!
吴国帮助或扶持田氏复国是想要利用,两者之间是吴国作为主导,哪有吴国一再无条件帮助田氏的可能性?真成了这样,该是田氏成了吴国的爹,完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错乱了。
说得再难听一些,吴国有需要田氏的地方,真让吴国一再付出难有收获,还不如吴国直接吞了东莱,再去直面智氏的威胁,凭什么吴国要像儿子孝顺爹一般的去对待田氏呢。
所以了,田氏在大陆其实已经失去了未来,没有找到退路当然只能死撑着,直至灭亡那一天的到来;他们寻找到退路,并且有了箕子的前例,完全确认无法跟智氏相抗衡为前提,举族逃亡其实就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人在“临淄”的智瑶很快得到子贡的汇报。
子贡给的信息是田氏已经在做复国的相关行动,包括向智氏和吴国索求资源,派遣使者前往“洛邑”获得周天子的允许。
其中,田氏派遣使者去“洛邑”的这个行动最能展现态度,同时有心人去查也能轻易查得出来。
智瑶就派人前往“洛邑”进行查证,相信很快就能得到信息反馈的。
周天子会不会认可田氏在东莱复国呢?有楚国覆灭陈国的因由,再加上吴国和晋国会帮忙田氏进行公关,应该是会同意的吧?
那么,智瑶有没有察觉到田氏那边的异常举动?他又不是全知全能,哪怕有细作汇报田氏正在整合物资和调动人手,没有相关的“灵感”在前,大概很难猜测到田氏想要举族跨海迁徙。
事实上就是那样,做什么判断都要有相关依据,诸夏历史上还没有举族跨海迁徙的前例,有也是箕子带着族人从陆路远窜辽东,不是有太明显的迹象,有太多事情需要关注的智瑶哪可能整天光琢磨田氏到底想干什么。
目前,智瑶正在面临一个难题。
“齐君薨逝,公族为君位争论不休,乃有动武之举。”司马穰苴真心觉得国之将亡必有妖孽横行。
齐国都那样子了,一帮公族好像对恶劣到极致的现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眼看着君位出现空缺,再有齐君顽不是公室的嫡系都能上位,他们忙着争取智氏的支持,一边又互相争吵与乱战。
智瑶有些头疼地说道:“我若并之,必惹诸侯侧目。”
以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智氏并不那么适合立刻兼并除了东莱之外的齐国疆域,诸侯的感官只是一方面,主要的是智氏目前不适合有大动作。
很明摆着的道理,智氏启动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光是动用的劳动力就有二十二万,会消耗多少粮食就摆在那里,相关的管理人才也集中了过去。
一个集体的精力并非无限,有了一项大动作之后,不免是会忽视其它方面,事情越多就越容易出现疏漏的道理,怎么可能被忽视呢?
另外一点,以当前人们的三观和思维来说,哪怕智瑶有那个精力能够管得过来,还是会让大多数人无所适从的。
司马穰苴说道:“如此,使之乱战,可也。”
智瑶某种程度上觉得司马穰苴是一个狠人。
一句“乱战”而已,多少齐人会因此而丧命?
不过,司马穰苴现在是智氏的家臣,站在智氏需要的角度去思考和提出建议,符合当代的三观。
司马穰苴继续说道:“大乱,方得大治。”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只有让那些没有归入智氏治下的人,他们先看清楚齐国公族都是些什么人,再遭到齐国公族为了权力而各种作为,经历了各种战乱,才会期盼安稳日子的到来。
到时候智氏带给他们安稳,并且带去更先进的管理体系,不是吃饱了没事干的话,相信不会有多少人怀念姜姓吕氏了吧?
“这个未必不是一种新的扩张策略。”智瑶心想。
使用各种手段搅乱某个区域,使得那里的人陷入各种民不聊生,再充当救世主入场,类似的手段被某国玩得很溜,就是很快就又玩脱了。
智氏不是谋夺一番利益就会跑的类型,实施占领之后是奔着长治久安而去,不会出现那种剥削过重,并且还不顾未来的事情。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