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那道灿黄色,在一点点催化心底那颗幼苗,需时间浇灌,长出硕果累累:“阿诗老师,似乎很懂生活。”
“应该是吧。”
楚辞的电话响起,是周淼,告知有位叫黎麦的女子到事务所找他。他回话,让周淼转告黎麦,让她三日后的上午十点再来。
*
对于文学的爱好,施诗启蒙于施婷,母亲从小便告诉她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同一个字,在不同意境的运用之下,能表达出不一样的美。当然,也有可能传达出截然相反的杀伤力来。
这学期,施诗主教中国现代文学。她一袭白色棉麻长裙,配上一双黑色的帆布鞋,轻描淡写的妆容,模样倒更像是来上课的学生。
从容的走上讲台,她略微的扫了一下在座的学生,没有所谓的点名,是否有人旷课,心中了然有数。开场白简单而短暂,随即便进入了今日的主题。
施诗一直都觉得,中国的现代文学充满了一种沧桑与悲愤,不管是在萌芽的初期,还是活跃之后的成熟,当然这一切自然与当时存在的社会环境有关。
对于中国的文学,施诗没有特别钟爱那个时期,似乎每个阶段都能在她的世界里面找到一处情感的落脚点。因为,是她们陪着她从漆黑中走来,掬起了生活里面的那一捧晨曦。每个作家笔下的故事都犹如在带着她驰骋草原的洒脱。
施诗声音自带柔软,就如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文字自带一种如诗如画的田园气质:“沈老的文字有一种能抚人心脾的魔力,总会在你不知不觉之中将你带进一种优美、健康、愉悦的人生形式。沈老在《边城》中采用了抒情诗与小说写作相结合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湘西特有的民俗风情。今日下来的课业,便是对于《边城》的赏析。下节课,我会。”
“啪。”这一声响亮的耳光声打断了施诗的话语。
教室右后方角落里,坐着一男一女,男生捂着刚刚被女生扇过的脸庞,将头埋的低低的。而女生直接起身单肩挂着书包,对着施诗道了一声对不起,便在大家的瞩目之下离去。
这位女同学,施诗记得,名叫吴倩茹。在上学期陈塘一事出了之后,班上唯有她没有与其他同学一起对她进行嘲讽。
那日,她刚刚走到教室门口,便听见吴倩茹与另一位女生的争吵:“你有什么证据说阿诗老师插足了吴教授的婚姻?”
“还需要证据吗?现在可是全校皆知。”
“蠢。”
“你说谁蠢?”
“你。我说的你。”随后,吴倩茹一一指着班上其他同学:“你,你,还有你们。”
如果那日不是施诗及时出现,很难说吴倩茹的下场会如何。
施诗没有走下讲台,询问男同学两人之间所谓何事。这狠狠地一巴掌早已让他羞愧难当,此时在询问,无疑有些自作聪明。何况,他们都已是成年人,有些事情老师实在不宜过多询问。
可施诗没问,却在下课之后,刚刚走出教学楼,却被从教室出来,一直站在墙后面角落里的吴倩茹叫住:“阿诗老师。”
施诗抬脚走过去:“怎么了?”
吴倩茹有些怯怯地问道:“阿诗老师,能陪我去个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