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九指御史”,他们敢于向任何权贵豪强亮剑!
而且有了方献夫的加入,他身后的平乱侯定然不会坐视,相当于得到了整个王学门徒的帮助,有了这批敢说敢做的年轻士子支援,没有豪强敢于违背圣天子的意志!
他们必将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看着眼前激动兴奋的张孚敬,朱厚有些好笑地调侃道:“如何?朕的眼光可还行?”
张孚敬不要面皮地回答道:“臣一直相信皇上的眼光!”
“你这奸滑的老东西!”
君臣二人畅快地商议了一番后,朱厚突然装作漫不经心地出言询问道:“茂恭,你觉得平乱侯的弟子如何?”
平乱侯自然是王阳明,他的弟子自然是王学门徒!
沉浸在喜悦中的张孚敬未曾多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平乱侯的弟子自然无虚名之士,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敢做!”
“与如今充斥着朝野的尸位素餐之辈不同,他们既会说,也敢做!”
“并非纸上谈兵、满口空谈之辈!”
朱厚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面色却是凝重了起来。
随着王阳明被自己越封为平乱侯,并且得到了武将勋戚一系的大力支持,他已经成为了朝堂之上举足轻重的新贵!
而其弟子自然跟着水涨船高,尤其是其发展规模越来越惊人!
而阳明心学的传播更令人心惊!
诚如张孚敬所言,这些王学门徒的确敢为人先,最主要的是做实事!
比起这些尸位素餐之辈不知好到哪儿去了。
但是这只是他们“知行合一”的表现!
他们还有“致良知”的教义!
王阳明曾言:“某于良知之说,从千死百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
“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致良知”的提出,标志着阳明心学的最终确定!
而“致良知”是有两个词的精妙组合,一个是“致知”,一个是“良知”。
“致知”是源于儒家经典四书中的大学,儒家经典!
而“良知”则源于孟子,孟子心学,这两个词看着简单,其实蕴含着儒门极深的修学体系在内,非旦夕之功所能洞见。
简单的讲,“良知”是人的本我之大智慧,即“本来面目”,而“致良知”就是如同拨云见日般重现“良知”的功夫所在。
而“致良知”通俗而讲就是唤醒百姓麻木的思想,麻木的教义!
这原本是一件好事!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再面对管吏豪强的剥削压迫无动于衷!
但最关键的是,王阳明如此讲,他的弟子却不会如此干!
他的部分子弟竟然开创出了“反君”思想!
在这个封建专制的社会,他们竟然反君!
即便朱厚已经警告了王守仁,但他自己能够保证,能够保证其子弟不会曲解其教义吗?
如今的儒家圣贤被程朱理学曲解成了什么样子!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三寸金莲
太多太多,如若至圣先师孔圣人真能从棺材板里爬出来,他只怕又会被活生生地气死一遭!
教义这个东西,最是复杂,也最令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