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码头,就看见二笙带着两个学子雇员正走过来。
那两个学子还不住的招呼后面的两辆马车跟上。
果然就是来接他们的。
津州有文家和码头的崔三望看诚运不顺眼,很显然,过年的这些天,这两个势力并未对投递行做什么。
“大当家、袁姑娘。”二笙上前见礼。
因庆州和津州距离较近,二笙和另两个卓静兰的陪嫁下人提早两天便到了。
见面的都是年轻人,没那么多繁文缛节。
顾天成、袁冬初和二笙见过之后,星辉、星耀便招呼着小子们,和两个学子一起,往车上搬行李物品。
他们离开时,为防意外,基本上把能拿的东西都拿走了。此时,当然要把这些全部带回来。
另外,回一趟家乡,当然得给留守这里的人带些小礼物,无形之中又多了好些东西。
就这样,大家一边装车,一边相互打招呼、聊天。
不多几个来回,所有物品全部装到马车上。
二笙看着塞得满登登的两辆车,颇有些抱歉的说道:“是我算计有误,没给袁姑娘留出一辆。”
他觉着,他们卓府的三人已经分走不少东西,两辆马车除了放置行李物品,还能匀出地方给袁冬初乘坐。
没想到东西太多,把袁冬初三人那辆带车厢的马车也占满了。
顾天成摆了摆手:“那就走走吧,咱这么多人呢,一起步行挺热闹,也看看年后津州的街市状况。”
其实吧,无论哪里,年后的街市都有些冷清。大家上一年赚的银子,过年时该花的已经花的差不多。
过起年来,便是赚钱的时候了,绝没有年前时那般大手大脚。
同样的,投递行的生意也很一般。
很多回家过年的人刚走,根本用不着捎信。那些无法相聚的亲朋,年前便已捎过信件和物品,短时间内不会联系。
倒是代购还凑合,很多小商铺要补货,懒得自己跑,也是为了省却来回路费的花销,便是通过诚运代为购进。
投递行昨日便已开门,但他们并未从正门进入,而是走了后巷。
后院的大门敞开,大家伙儿一起动手,把两辆马车上的物品全部卸下。
之后,各自拆包布置房间。
原本冷清的后院热闹起来。
家徒四壁的各个房间,随着各种物品归位,渐渐的有了烟火气。
学子们也都在帮忙,这些人挺羡慕旺升等几个人。他们分开二十多天了,在学子们看来,旺升等人相当于外出游玩一趟。
这种机会可不是人人都有的。
就像这些励志科考的人,若有金榜题名的一日,领了官职外派,便能走出津州,或者还能走更多地方。
若一直科考无门,他们这种大城镇的人,极有可能一辈子守在津州,绝对没机会像旺升等人一样,没丝毫压力的去别的地方休假近一个月。
事实其实很残酷,他们有极大可能科举不中。
也就是说,他们这一生,最大的可能便是一辈子走不出津州。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说,起码在行路的见识上,他们连旺升等几个无父无母的孤儿都不如。
虽然知道事实真相,但他们也只有羡慕的份儿。谁让他们是津州本地人呢,都守家在地的,有父母家人,还要念书,实在没道理跑来投递行住集体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