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了万永坤的汇报,陈天宇更加愁眉不展。如果夜歌真的是无辜的,他只和童阳阳失踪有关联,而且还是救人的一方,那么之前的推理就有了巨大的漏洞,他们对于夜歌所发出的红色通缉令也是考虑不周的行为。
现在看来,嫌疑对象再次锁定在柳小权一个人的身上,夜歌并非他的同谋,甚至都不认识对方,那么整个系列谋杀难道是柳小权一个人完成的吗?这也太天方夜谭了,很多地方就无法说通了,这个柳小权真的有如此大的本事吗?
根据夜歌的证词,在童阳阳失踪的那个早上,金海苑小区来了一个外人,也就是夜歌跟踪的郑星。在此之前,北亭侦探社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于他,直到请他提供关于柳小权的情形时,才请他出面来到了北亭分社。那天的会面场景,陈天宇还历历在目,郑星对于柳小权的看法和众人迥然不同,当时也引起了他的质疑,但并未太过重视。可如今他却出现在了童阳阳被袭击的现场附近,联系起来的话,就不得不让人产生了疑心。这个郑星扮演的角色让人雾里看花,似乎哪里都能或多或少地发现他的身影,可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涉案,另外也没有发现郑星有丝毫的作案动机,甚至还主动向替本案最大的嫌疑人柳小权洗脱嫌疑。陈天宇不经猜想,这个人究竟真的是一张白纸,还是伪装的高手呢?陈天宇决心好好调查一下这个郑星的真实情况,于是他立刻请管邵星尽快地协助办理此事。
李一亭很快便将警方搜集到的关于郑星的全部资料带回了北亭分社,他跟陈天宇一起翻找查询,这里面有郑星的背景资料,有他的求学经历,还有他毕业后的工作经历,外加一些比如无犯罪记录之类的证明。他们两个人仔细地核查了所有得到了东西,最后的结果却让大家很是失望。
郑星出身在一个小县城里面的一个普通家庭,无任何前科,他通过自身的努力考上了和柳小权一样的名牌大学,二人并非同专业,但也是校友并在学校里熟识。整个人勤奋、踏实、稳重,和柳小权截然不同,即便上了大学,郑星依然坚持不懈地奋斗,除了专业课成绩名列前茅以外,英语通过了六级以及口语测试,还辅修了二外,计算机也达到了三级水准,课外亦有许多荣誉,甚至在知名学术论坛上面发表过专业论文,是个典型的有位青年,悟性也高。
毕业后,由于其出色的成绩和良好的口碑,郑星在校招中便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人才,最终在千挑万选后,他随大流地在一家大公司里面工作,收入中等。郑星工作勤勉,屡受好评和上层的赏识,没过多长时间,就得到了提拔,福利待遇也随之上升,在同届当中算是较高的水准。就在他升职后不久,柳小权找到了郑星,希望他能在闲暇之余,兼职担任妹妹柳絮儿的家庭教师。
原本郑星并没有答应,因为他当时的工作还是比较繁忙的,又处于上升阶段,未来前途无量,故而有些分身乏术。但柳家人听说过郑星的过去,对他报以特别大的期待,于是让柳小权全力促成,还提供了相当不错的酬劳。就这样,在校友的再三请求下,郑星实在推脱不掉,算是勉为其难地开始了他的兼职工作。
对于袁惠娥来说,她对女儿的教育事业极其关注,郑星到了家中,一言一行都没有逃得过她的眼睛。结果袁惠娥发现,这位和柳小权同届的校友的确不同凡响,知识丰富不说,还特别有耐心,和柳絮儿的交流也很顺畅,女儿在经过他的辅导后,在短期内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切都让袁惠娥更加钦佩郑星。只是由于郑星很忙,来的次数比较少,于是,她干脆向郑星提出,请他辞掉在公司的工作,全职担任柳絮儿的家庭教师,并开出了超乎寻常的工资。
郑星最终被说动,在事业处于上升期的情况下,毅然辞职,和袁惠娥签署了两年的合约,接着就全身心投入对柳絮儿的教育当中。算一算,到目前为止,兼职去柳家的时间将近三年,而全职的时间则还不到一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柳絮儿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都突飞猛进,让柳家的人都十分满意,袁惠娥曾经说过,女儿的成就也有郑星的一份功劳,所以他们家的人对郑星都是礼敬有加。
这样一个履历如此完美的人,实在是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更没有对行凶的必要。郑星拥有卓越的才识,丰厚的薪水,有口皆碑没有负面新闻,似乎一切都无可挑剔。他和季菁是大学的校友,但并不熟悉,除此以外,季家和童家的所有人,郑星都没有任何的交集,怎么会去杀害那些人呢?
至于柳家的话就更不必说了,跟柳小权关系一直不错,是柳絮儿的家庭教师,一干就是四年,可以说在柳絮儿童年生活当中,除了家人外,就和郑星接触最多也最亲了。他跟柳家是普通的雇佣关系,袁惠娥作为雇主,用郑星一直都很好,不论是从物质上还算精神上都特别照顾他,根本就没有发现任何的矛盾。这种情况下,郑星若是凶手,那他的行为似乎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完全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相信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会做这样的蠢事,何况还是郑星这样才德兼备的人。
对于郑星的履历和行为,陈天宇和李一亭在私下碰头了好几回,但都没有找到任何破绽,他们都比较一致地认为,郑星确实没有成为凶手的理由,便没有把他当作重要嫌疑对象来看待。如今看来,郑星的一切都出色到极致,如果非要找问题,那就是似乎太过于完美了,没有瑕疵。
事情放佛又回到了原点,他们再次将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