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算什么也敢代表国家。”唐婉极为不屑的说道。
贾家在共和国立国之前,算是民国时期最大的资本家之一,虽然经历了共和国立国后的多次政治运动兼改造,但和依靠军功进入共和国高层的人士完全尿不到一个壶里,对于唐婉等人来说,贾效生和自己、宁雷等人根本就不是一类人。
“和宁姨说说,收购整个怡和小远还缺少多少资金?”唐婉有些热切的问道。
无论前世还是现在,梁远终究没在共和国高层呆过,对共和国的高官了解不多。
梁远不会想到,在不久之前唐经天还因为怡和在香港大放厥词之事拍了桌子,大骂贾效生误国,不该参合到李超人同怡和签署的七年之约里边去,有了香港中信这么一搞,在明面上共和国无法出尔反尔,只能看着怡和跳脚的折腾连敲打都无法出手。
在已有约定的情况下,动用国家资本打压一家财团对于共和国的改开大局有着致命的坏影响。
“若是收购整个怡和,至少要动用上百亿美元。”梁远说道。
听梁远说完,唐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慢慢呼了出去。
梁远转念就明白了唐婉的心思,动用百亿美元规模的资金已经超出了唐婉的能力。
“宁姨,我说的收购怡和基本是指怡和在香港的业务,怡和从七十年代就开始布局海外,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整个集团的业务重心已经转移出一半有余,怡和在国外的业务基本都是英联邦国家,由于文化等方面的隔阂,就算怡和卖给我们我们也无力经营。”
梁远从身前茶几厚厚的文件中翻出一本资料,快速找到怡和的业务构成和组织构架那部分递给唐婉。
“从报表上看,怡和现在整个集团全年营收的五分之二来自香港,集团资产的三分之一在香港,全年利润的四分之一来自香港,对于远嘉来说能把怡和在港岛的业务尽数纳入就算彻底收购怡和。”
拿出水笔梁远随意的翻出一张白纸,在纸上算了片刻递给唐婉说道:“宁姨,在正常状况下,收购怡和在港业务大致需要24亿美元,若是考虑到怡和拼死反扑,这个数额还要翻上一倍。”
唐婉结果梁远递过来的资料仔细的看了一遍,拿起笔在白纸上写下12+8或12+10两组数据。
盯着这两组数字看了半天,唐婉有些遗憾说道:“小远,算上你小叔同德银那边用置地股权抵押得来的贷款,远嘉就能动用的资金在20到22亿美元,宁姨可以从国内为小远筹集到5亿美元的授信额度,加起来只有25到27亿美元,距离收购怡和香港业务还是有些遥远啊。”
“不过能把香港置地收购了也算不错,置地现在的市值在16亿美元上下,如果只有25亿美元小远有没有把握?”
在唐婉看来,只要成功收购香港置地也算断去怡和的一只手臂,算是替国内的部分老**出了一口恶气,这事一旦干成对宁雷和梁江平未来的仕途有着绝大的助力。
梁远拿过唐婉写下数字的白纸看了看,憨厚的一笑,站起身走到冷藏柜处翻出两罐果汁递给唐婉,然后凑到唐婉的双人沙发里抓了抓头发说道:“宁姨,25亿美元收购置地我倒有七八分的把握,不过收购完置地整个远嘉的负债接近20亿美元,压力有些过大了。”
“国内的五亿贷款小远不用考虑利息的问题,什么时候远嘉缓过来什么时候归还好了”唐婉爽快的说道。
梁远心说联邦德国同MBB合资的CMB宇航才注资了不到两亿美元,还缺少四亿多美元,按合同随着商飞工厂工程进度的完成,商飞将在两年之内完成六亿美元的出资额度,若是远嘉背上10多亿美元的负债,一旦出现点意外闪失,影响的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搞不好整个集团崩盘都是有可能的。
别看远嘉这些年高速发展资金链看似危若累卵,没有负债的远嘉就算哪笔投资失败,无非是损失一偶罢了和整个集团全无干系。
“不瞒宁姨,未来几年远嘉需要动用资金的数量太大,一旦负债过多整个集团好比掉进了泥沼,届时不要说高速发展,崩盘都是有可能的。”梁远摇头说道。
经过这几年各种事情的锻炼,唐婉已经对梁远极为了解,听梁远否掉了自己的意见笑着说道:“连宁姨都能想到的法子,在商业上来说比是最糟糕的那个强不了多少,小远快和宁姨说说,小远打算如何收购置地?”
梁远翻出刚刚断掉话头笑着说道:“宁姨在商业的判断力和我妈差不多,但在局势上一百个我加起来也不是宁姨的对手嘛,一旦宁姨判断的事情当真,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怡和24亿美元的市值变成12亿呢,如果变成8亿会不会更理想呢?”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