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情怀是个好东西
又有同学提出:“我看咱们干脆把‘同志’两个字也省去吧,这样更简单,更明了,床单的长度也就够了。”
“直接称呼国家领导人的名字,是不是有些不敬?这不太好吧?”
“这是对领袖的问候,没有什么别的意思,不至于上纲上线,我看挺好。”
“好,就这么定了。”
于是,同学们把“小平您好”四个大字用订书机订在了床单上。
忙完之后已经是10月1日的凌晨两点多钟了,距离集合时间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大家回到各自的床铺上休息。
1984年10月1日的那个凌晨,注定是个不眠的夜晚。
凌晨四点,随着铃声响起,集合的时间到了,同学们悄然把横幅和三根高举横标的木杆带到了游行队伍中。
阅兵结束了。
游行开始了。
欢腾的天安门广场,群众游行队伍一个接一个地通过天安门广场。
排在科技方队之后的是教育方队,当第三十个群众游行方队通过观礼台时,最为令人激动和振奋的场面出现了。
京城大学的学生方队走到天安门金水桥东华表时,同学们一下子打开了那条由床单做成的横幅,绿色大纸上写着小平您好四个大字,赫然展示在游行队伍中,随即引起了天安门城楼上、观礼台上、游行队伍和长安街两侧围观市民的极大关注。
“1984年,我们的改革开放虽然已经进行了六年时间,但当时仍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京城学生展现的是一个未经审定的标语横幅,这一举动无疑震惊了负责庆典现场安全的几名便衣警察,他们准备上前去制止,但还没有来得及行动,全场已经沸腾起来,这横幅像一股强大的电流瞬间击活了整个天安门广场,引起阵阵欢呼声。”
显然,王亮说这番话的时候也是激动不已的。
可见当时这四个字的分量是十分沉重的。
夸张点来讲,可以用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形容。
或许,这是一次破冰。
那沉重的枷锁,正在一点点地被打开、卸下。
“我记得很清楚,京城大学游行队伍后面是水木大学的游行队伍。当时中央电视台是全程进行拍摄的,横幅还没有举起来的时候摄像镜头已经转向了后面的清华大学。但当那条横幅展开,突如其来的欢呼声传出后,镜头又转向了京城大学的方队。在茫茫人海中,横幅并不怎么显眼,很多记者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呢,高举横幅的学生就已经通过检阅的终点线了。”
《人民日报》的记者抢拍下了《小平您好》的这一经典历史画面。
从画面上看,场面一片欢腾和雀跃,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兴奋的漩涡中。
第二天,这幅照片便出现在国内外各大报刊的头版头条,传遍全世界,牢牢地定格成为三十五周年国庆节最珍贵的记忆,成为当时最感人的画面。
京城大学学生方队高举小平您好的横幅感人瞬间,这经典的时刻化作了永恒的记忆。
王亮意味深长地感慨道:“简短的小平您好四个字,浓缩了人民群众深厚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