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什么标记战损的枪械没有得到哪怕一个零件,或是一张照片的回收?哪一支部队的弹药管理没有按照规章制度,或是出入库管理登记非常随便,是个人就能拿到弹药?
“现在你们想要澄清责任,最好的方法和手段就是协助我们的调查。”
“同志,稍安勿躁。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我们都是为了埃尔塔的治安而努力的同志。协助我们调查,清白的终将保持清白……”
军队自然对此颇有微词——此时负责调查的军内人士和警方都不免在头上抹把汗。要是当初埃尔塔陆军的军纪建设,思想建设没有抓严,现在要介入调查,甚至要抓人,能只是“颇有微词”而已么?
幸好,在埃尔塔解放战争当中,解放军退伍专业指战员还是能够下到连一线的。至于下面的排和班,多半也是西埃尔塔防御战,和军校速成班毕业的可靠人士。所以他们日常的枪械损毁和弹药消耗记录工作,也基本上是按照规范在进行的。
绝大部分的枪械损毁都是机械原因,而并非战斗原因。库存起码也有二十年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即使在运抵埃尔塔之前通过了试射检验,但它们当中依旧有不少没能抵挡住残酷的战争环境。
平心而论,埃尔塔陆军的武器装备损耗情况还是登记得有模有样的——毕竟一个士兵损毁甚至丢失了手中的武器,是需要打报告条才能领到零件,送交维修或是领取新武器的。也正因为如此,小到推杆簧断裂,大到击发结构框整体损坏,护木崩裂等故障何时发生,采取何种处理,替换下部件的去向等等都有详细记录。
至于步枪真正的“战损”,这情况就比较尴尬——根据原本就呈交到埃尔塔国家档案馆的档案显示,埃尔塔陆军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武器战斗损失都伴随着使用者的重伤甚至牺牲。
在战场上牺牲者,他们的步枪最终都会被彻底钉封,然后先是在烈士的追悼会上摆在烈士的遗体身旁,最后被浇筑在公墓的墓碑上。一般到这里,他们的步枪就已经可以被视作装饰品,彻底从埃尔塔陆军的装备和财产清单上除籍了。
而最终,全军排查下来对不上号的枪支那是一支也没有——在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被现世神缴获的步枪数目不仅得到了尤克罗娜蒂亚的证实,就连诺伊艾撒斯的回忆也能对得上。
有了这两个现世神在彼此隔离状态下的证言,埃尔塔陆军这边算是完璧无缺——可这已经是枪击事件过去的第五天。军方以及支持军方的人士是松了一口气,可警方依旧是焦头烂额——虽然枪械不是从埃尔塔军方流出,但依旧不能排除埃尔塔军方在弹药方面的嫌疑。
换言之,嫌疑犯藏得更深了。弹药的获取可要比枪械本身更简单,手段也更隐蔽——平时训练上的弹药藏匿虽然已经被弹药出入登记(弹壳数必须和弹药数等同)这条路堵死,但到战时,各种卸空弹药上刺刀准备白刃战之类的命令已经被下达无数次,光是这一条命令引发的弹药消耗就是一个根本无法核实的数字。在这无数次命令之中只要有一次士兵将掉在地上的子弹重新拾起,然后交给他人……
这根本无法查证。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如此怀疑会引起军方的严重反弹”这样的问题,而是证据完全不充分,无法调查的问题。任何一个平民都有可能在地里起出埃尔塔陆军不慎遗落的“破烂”,这一点也根本无法证实。根据埃尔塔乃至全世界皆通行的法律原则,疑罪只能从无。
而另一条线,追查作案的单身贵族最近接触了谁,到过了什么地方的努力也基本宣告失败——改建中的盾城不比门东市,每个路口和路段都有挂在半空中的天眼在注视一切。
从自尽的死者身体上也是什么有价值的线索都未能发现。死者明显是自愿或是受到了他人的胁迫,从身上乃至房间里去除了所有带字的纸质痕迹——更或者为他提供武器和弹药的嫌疑人从一开始就没有提供任何纸质资料和罪证。
绕了一个大圈,门东市的刑侦人员沮丧地发现他们还是绕回了开始时的原点——制式发射剂,圆柱式弹头,做工似乎有些粗劣的枪支……除此之外,他们一点进展都没有。
可就在第五天,更加劲爆的消息几乎要轰得门东市警方的压力锅都要炸开:
被“严密看守”的芬米尔伯爵,在唯一无人看护的洗漱阶段以磨尖的牙刷割喉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