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夏国的存在,却已经开始威胁到了突厥的未来,如果让夏国继续强大下去,不仅突厥的霸主地位将遭到挑战,甚至以后突厥人能不能在大草原上找到一个生存下去的家园都不知道。
一开始托钵可汗只以为夏国是一个跟北周一样的农耕国度,处罗侯在向他请示时,托钵可汗也只是觉得可以让他先探探路,以后突厥人就可以又多一个供他们抢掠的对象而已。
可是当处罗侯开始进攻夏国时,夏国竟然一口气竟然动员出三十万骑兵,这下突厥人发现不对劲了,原来夏国不仅是农耕国度,还是半耕半牧,甚至还有近百万纯放牧的汉民牧民。
在处罗侯兵败逃回突厥后,托钵可汗没有太多处罚处罗侯,只是将他的突利设官职罢黜,他本部的部众还是由他自己统率,不过托钵可汗却仔细听了处罗侯讲解的每一战的过程。
这时托钵可汗才发现了夏国的强大野心,他们竟然不仅要将所有能够耕种的土地占据,更要将能够放牧的大草原也给夺走,怪不得当初仆骨部说有骨利干部跟室韦人和汉人勾结攻打他们。
当时突厥上下都觉得仆骨部在说笑话,也就只是将攻打仆骨部的骨利干部训斥一番,然后就没有了动静,如今想来哪里是仆骨部说笑话,而是汉人早就开始将手伸入大草原了。
相对于位于突厥南部的北周等中原国家,夏国的威胁是无与伦比的,一旦夏国在勿吉之地立足站稳,辽阔而又富饶的黑土地可以耕种出更多的粮食,来养活数以千万计的民众。
勿吉之地寒冷的天气更让这些数量众多的民众体质强悍,勇猛善斗,而汉人们天生就高超的锻造技巧更是可以制造出大量精良的兵器,如今他们又养着数以百万计的战马,数十万骑兵。
一旦时机成熟,上百万的骑兵、步兵在他们的精锐武器武装下,便可以沿着完水、难水、甚至是辽水一路溯流而上,一直攻打到突厥牙帐,届时突厥人将要失去自己目前拥有的一切。
一想到这些,托钵可汗就觉得不寒而栗,虽然他身体日渐衰落,已经看不到这一天,可是为子孙后代考虑,他依然不能容许夏国这样的汉人国度耸立在东方的勿吉之地。
在托钵可汗的命令下,整个突厥各部,包括麾下的附庸部族、城邦们纷纷动员起来,光是金山(阿尔泰山)以东的所有突厥部族就动员出来多达四十万之巨的骑兵队伍。
其他铁勒人在突厥人的强令下,也一共出了二十万骑兵,契丹人、奚人都是出兵两万,契丹人还好些,奚人如果这次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就只能灭族了,这已经是他们全部的骑兵数量。
位于河中地区、西域的各城邦虽然因为距离太远不用出兵,不过他们却必须为大军的出动承担大量的钱粮物资,另外攻城制造的攻城器械也必须由他们提供大量的工匠。
位于河中的达头大叶护虽然没有接到派兵参战的要求,不过他为了讨自己叔叔托钵可汗的欢心,还是挤出来十万骑兵翻过高山大漠的阻挡,来到漠北与突厥大军汇合。
就这样突厥自身就出兵五十万骑兵,加上其他各族的骑兵数量更是多达七十五万多,除了大军之外,还有为大军驱赶牛羊,照料战马的牧民,加上这些人突厥已经聚集起一支上百万人的大军。
在很多人看来,上一次处罗侯的失败,无疑只是他自己的轻敌而已,如果突厥大军正视敌手后,只需要四五十万骑兵就已经完全可以将这些汉人消灭,完全不必这么大动干戈。
不过在托钵可汗看来,只要能够一口气将夏国攻灭,出动再多的军队也是值得的,托钵可汗知道自己没有自己父亲、兄长的魄力,如今突厥内部自己的儿子、侄儿们已经是实力强大尾大不掉。
托钵可汗已经可以想象到,等自己死后,便是突厥走向分裂的开始,哪怕一开始这些儿子、侄儿还会因为亲戚关系维持着表面上的友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分裂已经是不可避免。
因此托钵可汗说什么也要在自己死前,将这个未来的心腹大敌彻底消灭,不然突厥将会彻底消失在大草原之上。
虽然突厥与夏军之间的大战终于是一场人数数百万,战场数千里的超级国战,不过这个战场实在太过于偏远,而且因为北周一同北方的战争,竟然出了交战两国外在没有太多的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