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晴沉这心思回了院子,却是见温氏屋里的大丫鬟眉儿带着小丫鬟在屋里等着,见着覃晴回来,笑着行了一礼。
“见过六姑娘。”
“眉儿姐姐。”覃晴点了点头,算是还了一礼。
“眉儿姐姐来我这里,可是娘有什么吩咐?”
眉儿笑道:“哪里有什么吩咐呢?是六姑娘的生辰要到了,夫人命奴婢送礼给姑娘呢。”
生辰?覃晴不由得愣了愣,是了,元月十八,是她的生辰呢。
“姑娘不会忘了吧。”
眉儿抬了抬手,身后站着的小丫鬟便捧了托盘上来,伸手揭了上面盖的锦布,“这是夫人给姑娘的生辰礼,今年不能大办,也只有委屈姑娘了。”
覃晴看了一眼,是一套赤金的头面,闪闪耀人眼,正是温氏平常最喜欢。
“府里刚办过丧事,还没满白日呢,这哪里能称得上委屈呢?替我谢谢娘。”覃晴淡笑着答了一句,浅春忙上去接过了托盘。
“如此,奴婢便先回去了。”
“嗯。”
…………
元月十六,天光微暖,御批宁国公府大老爷覃璋袭爵宁国公,赐印,赐绶带朝服,但因热孝在身,不必进宫谢恩,并连同大理寺少卿覃沛,礼部精膳司主事覃樯,司务覃子良奉旨居丧丁忧。
元月十八夜色微凉,覃沛从大理寺彻底移交卸职回府,二房的院中灯光暖黄,屋中一张圆桌旁二房众人齐聚,过了主菜辅菜,最后端上了一大盘的长寿面来。
覃晴的生辰不能明着大过,是以只有聚了二房里的人在屋中关了门一道用了一顿早早就散了,却是别样的其乐融融。
夜里覃晴回房的时候,却是见廊下的灯笼齐灭,只二楼门前吊着一盏灯笼。
“这院里的人是愈发知道多懒了!瞧姑娘不整治他们!”浅春提着风灯在前头引路,不由便骂了一声,又想,“浅秋呢,浅秋不是在屋里吗,她也不管管,别摔着姑娘。”
“好了,就你话说,仔细提着你的灯笼别叫姑娘摔了才是!”浅夏小心地扶着覃晴上楼。
“知道了,姑娘小心。”浅春一面提灯引路,一面喊道:“来人呐,还不快点灯!”
“来了来了。”叫浅春提着喊一嗓子,院中的人都叫喊了出来,“呀,这楼上的灯笼怎么就剩一盏了,快,快去点上!”
楼下的灯火倏然间便更亮了起来,咚咚咚咚得有人急忙往楼上跑来。
覃晴已是上了楼,今日本来月色便明,又有浅春提着风灯在前头引路,自不会走的有多艰难,至屋前,不由便抬头看了一眼门上挂的那灯笼,只见是一盏寻常白纸糊的灯笼,上头却是画了一幅山水图,笔锋飘逸,写意幽远,竟叫人看出一股熟悉感来。
覃晴看着,忽然眼神便变了,疾道:“快,把这盏灯笼拿下来!”
“是!”浅春应了,往后伸手招了招,便有正在点灯笼的小丫鬟跑了过来,用长竹竿挑了灯笼下来。
“小心……”覃晴紧紧地盯着,见那丫鬟将灯笼从门上挑下来,伸手就要去拿。
“姑娘小心!”灯笼里的烛火点着,浅春浅夏怕覃晴烫伤了手,抢上去灭了烛火方松手给覃晴。
覃晴拿着灯笼,细看了一眼,然后转过灯笼去看山水图的空白处,果然题着诗句。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这……这是……覃晴怔怔地看着手中的灯笼,这是上一世元宵灯会上卓浔画的那个灯笼,这上面的诗便是她当初题的!
怎么会,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姑娘,您怎么了……”浅春浅夏瞧着覃晴的面色神色担忧。
“浅秋!”覃晴却是不管,掀了帘子便进了屋,颤抖着眸光在屋中快速逡巡,跑到浅秋面前。
“这是哪里来的,这是谁吊在我门前的!”
是谁把卓浔的东西放在她门前,难道卓浔这两个字便这般阴魂不散吗!
浅秋立在覃晴面前,面色平静,道:“回姑娘的话,这是王爷送来的。”
“王爷……”覃晴眸中的光芒倏地一颤,灭了下去,言朔。
“他为什么要送我这个?”覃晴有些颓然地往后退了一步,“他怎么知道……”
覃晴看向手中的灯笼,还仿的如此相像……
浅秋道:“姑娘明日问问王爷就知道了。”
明日。覃晴缓缓咬住下唇。
晨曦淡淡,又是心一日的阳光升起,早膳方过的时候,前门忽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