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稍安,某绝对不会擅动刀兵。”
董卓的话让黄婉稍稍放心,但他转念一想,又道:
“但更替天子,滋事重大,雍侯何须急于一时,待我等调查清楚,再动手也不迟。”
说到底,还是事发得太过突然,以至于他根本对此毫无准备。
更替天子,乃是一国之大事,总不能单凭一次朝会便就此定下。
况且,天子失德,责在三公,他身为司徒,同样有责任查明真相。
其余高官也纷纷应和。
董卓人脉再广,也接触不到三公九卿这等的朝臣,虽然此前有所安排,但能够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他们。
“那便如婉公所愿。”
董卓本就没有将期望定在这次朝会之上,朝堂对峙只是整个计划的一部分而已。真正的绝杀还在其后。
毕竟,今日在朝堂上已经闹得太过,李儒深谙过犹不及的道理,若一再逼迫,难免会发生意外。
局已经布下,只要事情按部就班地发展,取得应有的成效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黄婉的话同样也给了他一个台阶,让他得以从容撤出崇德殿,给满朝文武留下一个反应的时间。
正当他转身准备离去之时,一直沉默的刘辩终于再度开口:
“算计不错,不过,你出得了城么?”
刘辩终于放低了姿态,以他的身份,威胁董卓无疑是一个失仪的行为,但事到如今,也只得如此。
“不劳陛下费心,三日以后,某需要看到结果。”
他的最后半句话显然是对着黄婉等人所言,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正缓步离去,因而众人并未看到他的表情。
也不知道,这是一句提醒,还是一句警告。
“传旨李旷,诛杀董卓。”
董卓甫一离去,刘辩便沉声命令道。
他的声音毫无感情,听不出一丝愤怒,仿佛方才所经历的一切都不足以使他有所动摇。
所有朝臣面面相觑,就连黄婉也不例外。
他方才对董卓的承诺大多只是敷衍,众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场天子与董卓之间的较量,他即便是身为三公,也没有立场干预此事,只能有选择性地推波助流,起到决定因素的,只是天子与董卓两人而已。
这个道理他懂,众臣自然也懂,因此才静默不语,不愿参与其中。
唯有一人,用担忧的语气问道:
“若陛下杀了董卓,何以抵挡雒阳城外的十万大军?”
众人抬眼看去,说话之人,正是在场除天子外唯一能与董卓较量一二的曹操。
只不过,方才整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他都处于一个冷眼旁观的状态,没有发声。
这对他来说确实有些反常,但仔细想想也能理解,因为除了刘辩自己,没有人能够确信董卓所言是真是假。
甚至可以说,曹操的犹豫完全是基于对天子的不信任,在天子与董卓之间徘徊不定,不知应该相信哪一方。
他无法调和两人之间的矛盾,但他却不能坐视一切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于是他这才出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