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他躲在地下室就是为了杀老板,只是在一直苦苦等候机会而已。当然了。他的这种等法估计也没什么其他能够受得了。因为,他为了等候老板来地下室,一直保持着静音的状态。
平时如果可以甚至连呼吸的声音都尽量压制。这么做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不引起其他护卫的注意。因为,既然身为护卫,同为杀手出身,对其他人的呼吸肯定尤为敏感。如果这些新请来的护卫不是修士,只是普通人,那完全不需要这么做。
可惜,这些人都是修士,这也就表示,如果让他们发现在地下室有不正常的呼吸声。他们肯定会找上门来,一次没找到石海大人没关系,他们可以来两次,两次没抓到石海大人也没关系,他们也再来第三次。
总而言之,只要他们一天不抓到石海大人,他们就会来地下室找石海大人。这不是什么好方法,也不是什么坏方法,只是杀手在应对特殊情况时的习惯。而既然是习惯,石海大人也是杀手,他肯定知道这些人什么时候才会收手。
除非让他们发现目标的真身,否则他们会一直纠缠不清。那如此一来,石海大人想要去杀真正的老板就反而变得没有机会了。因为,这些护卫经常来的话,老板肯定也就不会来了。那到时要去杀老板只有现身。
可是,一旦现身这些新的护卫就会先发现石海大人,那到时候一场恶战是免不了了。石海大人倒不是惧怕和那些家伙开战。其实,论个人实力,当时的石海大人已经在那些新请进来的护卫之上了。
如果一对一的情况下,是没有人能够战胜石海大人的。只是如此一来,必然会惊动了那老板。而只要惊动了老板,石海大人想要再杀老板可就难了。因为,那老板和石海大人有过一次接触了。
那次若不是石海大人运气好,其实石海大人已经死了。不过。如果这一次再有机会让石海大人和那个老板厮杀,能够获胜的一定是石海大人,经过那么久的研究和潜伏,他已经几乎摸清了那老板的套路和习惯。
更为关键的是,在那次失败以后,石海大人默默苦修,实力早已突飞猛进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在这个境界,能做他对手的杀手已经很少了。虽然那个老板自己也很厉害,但若是奋力厮杀,石海大人有获胜的资本和可能性。
只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能和老板一对一的前提下,当他真正被那些新来的护卫发现以后,那个老板会给石海大人机会一对一吗?绝对不会。如果真的给石海大人一对一的机会,只能说那老板太过自负了。
但其实,那老板并不是那么自负的人。因为,如果他真是那样的人,这真正十年下来,就不可能没有一个杀手完成不了任务。他会给石海大人一对一的机会,肯定前面也会给其他杀手同样的机会。那些接取任务最后却失败的杀手都是实力不如石海大人的吗?
我不这么觉得。我深信那些家伙那么厉害最后也无奈失败,肯定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刚刚提到的,他们万万都料想不到老板也是一个修士,而且,实力还强的离谱。虽然可能单挑能力没那么之中的某些杀手强,但胜在突然性。
也就是说,那些杀手也许实力很强,潜入宅院以后,第一时间就摸到了老板的所在地,并成功潜入进去,对老板进行暗杀。可惜,他们错估了形势以及那老板的真实实力,第一次暗杀下来才发现,原来根本就杀不死老板。
因为,他们先前把老板当成了普通人,那对付普通人进行暗杀的能量以及手段肯定就不如暗杀一个厉害的修士来的更多更精密,手法也肯定很粗糙。再加上掉以轻心,第一击下来,肯定是发现无效的。
而就在这个时间里,那老板完成了反杀,出手快若闪电,趁着那些杀手还没反应过来,已经用全力将他们轰死。当然了。也不是所有杀手都会被他杀死,毕竟其中一些杀手的实力还是挺高的。
而修为越是高,反应速度便越是快,也就是说,他们很有可能避开了要害。只是受伤。可是,只是受伤而已对于一个杀手来说也是致命的。因为,他们再也无所遁形,那个时候,老板只要一声令下,整个宅院里的所有护卫都会一拥而入,将那个杀手击杀。
如果那个杀手实力再强一些,运气好,在所有护卫的围攻中存活下来,逃出了宅院,最后的结局也一定是会被老板的护卫击杀在野外。因为,在那种情况下,想要杀出去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寡不敌众。
即便是真杀出去了,肯定也是遍体鳞伤,气息奄奄。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来想救,那那个杀手还可以活一命,但可惜的是,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会有人敢来想救。因为,只要看看那个杀手身后一大群的护卫追杀就知道。
如果在这种时候要选择想救那个杀手,后果就是被那些护卫一起杀死。因此,那些杀手的结局无一例外,都是惨死。这也是为什么这个任务一拖再拖,整整十年没人能够完成。知道真相的人都已经死了。
没有一个杀手能够在死前,将老板其实也是修士,实力还很强的消息告诉任务派发点的人。石海大人自然不会那么愚蠢,这也是他为什么会屏住呼吸的原因。就像是刚才的情况一样,如果隧道出口发生一些意外,到时候谁也控制不了局势,最后的结果便只会是任务失败。
因此,石海大人选择第二种方法。这第二种方法也是最最辛苦的方法。为了不被发现,时时刻刻都要压低声音,减少心跳的次数,总而言之就像是头上顶了一座大山在生活,那样的日子,足以压抑的把一个人活活压迫死。可是,石海大人坚持下来了。他的毅力太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