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熙纵马狂奔,如风一般赶回暖玉楼中,守门老者见是他来,便默默让开道路,轻声道:“杨大人在楼上,中间的那个房间。”
杨熙顾不上致谢,即刻飞奔上楼,猛地推开正中房门。
只见先生正躺在榻上,旁边几名女子侍立守护,那莳妈妈却侧身坐在榻前,一瞬不瞬地看着若虚先生的脸,眼神当中满是忧愁和关心。
听到门响,莳妈妈抬起头来,脸上的表情在一瞬间便恢复了平静。
“先生他怎么样了?”杨熙一脸忧色,三步并作两步奔到榻前,向莳妈妈问道。
那莳妈妈却没有回答,只是仔细打量杨熙的脸,似乎要在他脸上寻出什么宝贝一般。
“你快说呀,先生他怎么样了!”杨熙见她不答,更是急火攻心。
“熙儿,不得无礼!”莳妈妈身后,若虚先生缓缓张开双眼,虚弱地说,“我还死不了。”
杨熙见到先生虽然虚弱,但神智依然清醒,不由得大喜过望,道:“弟子不肖,竟让先生受此重伤!我这便去医馆请医者来为您诊治!”
若虚先生虚弱地咳嗽了一下,牵动胸腹伤口,不由得紧皱眉头,但仍然忍着疼痛,阻止了杨熙出去寻医:“不要去,你这一去,便要将此间之事张扬开了。若是因我受伤,而连累了这座楼子,我...我是不愿见的。”
杨熙心中一惊,转眼看向莳妈妈,不知这位妈妈与先生到底是何关系,先生受伤至此,宁愿苦挨,也不想连累于她。
却见莳妈妈脸上露出一抹冷笑,哂道:“不劳杨大人忧心,我们这暖玉楼既然能立在章台街边,却不怕谁将楼拆了去!”
莳妈妈说这句话,是说自己的靠山很硬,不怕惹祸上身的意思,但若虚先生听了,却缓缓摇头,道:“阿莳,你不用说这些逞强的话。你能将这暖玉楼开在章台街上,所凭恃的不是别人,应该是先帝吧?”
听了这话,不单是杨熙,便连周围的姐儿们也都是心中剧震。
再看莳妈妈脸色,竟是平静异常,似乎毫不惊讶,似乎已是默认。
众女这才恍然大悟,她们只知道莳妈妈上头有个大得不得了的靠山,所以才能将这暖玉楼开在这士子及第,夸官游街的章台街上,平素也没有官府和闲杂人等前来啰嗦,士子百官皆以能成为暖玉楼的座上宾而骄傲,却原来有这个缘故!
有天子撑腰,这个靠山自然是比天还大!
她们也终于明白,为何先帝殡天之后,妈妈时时告诫她们要低调行事,不可再如以前一般随心所欲,而且对新来的客人也是倍加殷勤,不再像以前那般矜傲,便是要她们早些开门迎客,对人曲意逢迎,也从之如流,不敢争竞。
原来暖玉楼最大的靠山,已经倒了!
若虚先生虚弱一笑,突然叹道:“我看到这暖玉楼,便想起了很多年前,先帝还没当皇帝之时,有一回与我等出宫夜游,他说过的一句玩笑话。”
“他说,‘将来我做了皇帝,一定要将长安城最好的勾栏院,开在这章台街上’。这话除了我和先帝,还有...还有当时陪在身边的另外两人之外,这世上绝不会有人再知道。所以我一看到这楼,便知是先帝的手笔了。”
众人都觉又是惊讶,又是不可思议,原来这暖玉楼的来历,竟是如此荒诞离奇!但是回想先帝大修宫室,靡费千万,极尽奢华之能的过往,均又觉得这确实是先帝能做出来的事情。
莳妈妈轻叹一声,轻声道:“是啊,当时咱们全家遭难,只有我一人幸免,是先帝派人将我找到,说要将我送回你的身边团聚。但是我恨极了你这负心寡义之辈,坚决不愿让你知道我还活着,更不愿再去见你。所以先帝便秘密派人起了这楼,让我当了这里的妈妈。虽是勾栏贱业,但也有人时时照拂,并不曾亏待了我。”
一时间,众人都是默然不语。
良久才听得若虚先生低声道:“熙儿,这是你莳姨,还不快拜见了。”
杨熙是朝廷命官,而莳妈妈则是勾栏女子,但一听先生有令,杨熙毫不犹豫地翻身下拜,口称:“莳姨,请受杨熙一拜!”
莳妈妈忙不迭侧身躲避,但杨熙拜得太快,不得已勉强受了。她看着拜在地上的杨熙,忽然眼圈一红,道:“你又从哪儿得了这么个儿子?”
若虚先生长吁一口气,如何不知阿莳这是想起了他惨死狱中的亲子杨煦?他闭眼答道:“熙儿不是我儿子...不过也差不多了。熙儿,你以后可要多多关照你莳姨。”
杨熙本就对这莳妈妈心有亲近之感,此刻若虚先生虽然没有说的明白,但他怎又看不出,这莳妈妈曾是先生至亲至近之人?登时沉声应道:“谨遵先生之命。”
莳妈妈突然泪如泉涌,掩口泣道:“...煦哥儿若还活着,也该是这般大了...”一时悲不自抑,闻者伤心。
杨熙心中亦感戚戚,不由得大声说道:“先生待我如子,我必待之如父!莳姨莫要伤心悲切,以后便将熙儿当作子弟,随意驱驰便是。”
莳妈妈虽然深恨若虚,但对这少年杨熙,却似怎么也恨不起来,只是揩抹了泪水,将他扶将起来,道:“好孩子,别跪着了,你是朝廷命官,将来要当宰相的,不能让别人看了笑话去。”
此时已过半夜,若虚先生害怕连累暖玉楼,连连催促杨熙去寻马车,想要带着重伤离去。
莳妈妈看着他的脸庞,不由得轻叹一声,拉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