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纪实篇 192 舍己为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当然,我这里所强调的过继,并非传统意义上在宗族中收养一子女以维持祭祀香火的行为,而是指亲属之间因为某种特殊原因而变更孩子的抚养权限的行为。因此,这里的“过继”,与在重男轻女思想作祟下为了生养儿子而将自己所生的女儿残忍丢弃的行为,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父母当时如此决策,并不是不想要自己的女儿。更何况,当时我已经出生了,父亲已经有了儿子。即便是父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完全没有必要丢弃幺妹。倘若,我是个女孩子,那么兴许还有那么一丝可能性。当时,父母也同样不存在养不活自己女儿的经济问题。之前就强调过了,幺妹出生时正值父亲事业的上升期。刚刚改革开放的那会儿,从事建筑行业的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普通工人的收入都是一年千元以上,也许现在看来,这算不了什么。不过,请不要忘了,那时的万元户就已经算是富豪了。更何况,当时的父亲还不仅仅是普通工人,而是整个建筑队的重要负责人。

    自我有记忆开始,感觉到的就是父亲事业上的风光。之前所提过的父亲为太太(父亲的奶奶)所办的那场全村空前绝后的盛大白事,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那是绝对无法实现的。当然,除此之外,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不少的事情。

    比如,我们家几乎是全村最早购买黑白电视的。到现在,我还能记得那电视的品牌——熊猫。那时电视稀罕的程度,恐怕是今人所无法想象的。每逢盛夏,我们都是将电视搬到外面,然后村上的男女老少,晚饭过后,就如同赶场子似的潮水般涌来。那盛况,一点也不弱于露天电影。起初的时候,电视频道还是相当少的,而且需要通过调节天线来增强信号,否则电视屏幕上就会出现很多雪花。虽然选择的余地很少(收到的频道不多),但那时的人们也没现在的这么挑剔,只要有图像、声音,就已经感觉相当稀奇了,又那管得了电视上放的到底是什么呢?即便是广告,那时的人们也会津津有味地看着。当然,如果有精彩的节目,那么就更完美了。将“露天电视”推向**的,是六小龄童主演的“西游记”。好家伙,每当播出,我家门前的晒场上肯定会人满为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农村虽然开始通电,但很长时间,电都未能全天候供应。因此,每当停电之际,晒场之上总会骂声一片。由此就不难看出众人的观看热情之高了。

    再比如,自行车。我们家购买自行车的那会儿,自行车绝对比现在的宝马还稀有。我记得,我们家第一辆自行车的牌子叫“凤凰”。那时候的自行车都是载重型的,很大,很高。刚买回来那会儿,我当然是不会骑的。虽然我还小,但总会偷偷摸摸地将崭新的自行车推出去显摆。为此,不知道被母亲责骂过多少次。“你又不会骑,老将车推出去干吗?”正是由于气不过母亲老这么说,所以我就下定决心学骑车。那时,我并不比那凤凰牌自行车高多少,因此学骑车的困难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但为了能将自行车名正言顺地推出去,我还是铁了心地要学骑车。由于比较矮小,所以根本就够不着坐垫,因此我只能将身子侧过来,将一只脚伸过三角洞(老式自行车的前轮和后轮是通过一三角型支架连接在一处的,我们那边就将之叫做“三角洞”)以便踩踏脚踏。正是由于身体的倾斜,这就导致,想要保持平衡变得更加困难了起来。不知道摔了多少次,只差没被摔残。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断借助下坡的冲势之中,我最终学会了骑车。也许是继承了父亲性格之中的“硬”,在整个过程中,无论被摔得多疼多痛,还幼小的我至始至终都没流过哪怕一滴眼泪。当我斜着身子,一脚跨过三角洞,用半脚(就是只蹬半圈就返回,然后再继续蹬半圈,如此循环,就被称为半脚骑车法,这是腿短的小孩子骑老式“大”自行车的一种无奈之举)蹬着厚重的自行车“飞快”(自己感觉快,其实并没多快)前行的时候,心中的那份得意和畅快就别提了。那时的我,觉得之前学车即便是有再大的痛苦,也值了。因为,一路“飞驰”,艳羡我的不仅仅是同龄孩童,更有无数成年人。那时,绝大部分的成年人也是不会骑自行车的。

    又比如,楼房。现在,放目远眺,看到的尽是高楼大厦。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农村,你所看到的就只有平房。但,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们家却盖起了二层小楼。我们家的楼房是全村的第一栋,以至于前来建房的瓦匠师傅们都不知道该如何动手。幸好,父亲自己就是从事建筑行业的,因此自行设计并亲自指导。最终,我们家的新楼成功落成了。自此,好长一段时间之内,我和姐姐出门就再也无需担心迷路的问题了。因为,我们家的二层小楼成为了非常醒目的路标。鹤立鸡群的它,离老远都能看到。那会儿,人家指路的时候,一般会说:“那幢高楼,你看到了没有?从那楼房的某某位置的某某路上往某某方向走多远,就到了。”毫无疑问,我们家的二层小楼以全村第一高楼的身份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那时当地的地标性建筑。

    ……

    第一台黑白电视,第一辆老式自行车,第一幢二层小楼……无不彰显出那时父亲所拥有的雄厚经济实力。如果有人说那时父亲是因为贫穷而将幺妹过继给人家的,那么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叱责其“扯蛋”。

    父母之所以会同意表妹的过继要求,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与自己表妹的那份难以割舍的亲情,当然更主要的是因为自身那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当时的父母,宁可自己痛苦,也要为即将崩溃的表妹一家创造希望。为此,父母才会心中滴血地“舍弃”自己的孩子。为了成全表妹,父母真的付出了太多太多……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