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读 曲 杂 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新刻出像音注花栏裴度香山还带记》

    明??金陵??富春堂刊本

    《还带记》不知作者姓名,富春堂本。卷前题着“豫人谢氏敬所校”,撰者当然不会是谢敬所的。全剧凡五十一“折”,叙唐裴度因还了犀玉带,得为宰相事。裴度字中立,家居闻喜。妻刘一娘甚知妇道。惟她弟刘二郎却常来嘲笑他屡举不中,终身贫苦。度置之不理。同县有恶霸张宗一,广有财产,人皆畏敬,只有里人周方正守正不阿,常去规谏他。宗一心中大忿,屡思陷害。一日,设了一计,见方走过,请他入门闲坐。言语之间,起了冲突。遂自行打毁门扇,说是他率领十余人打毁了的,扭他见官。邻里也诬证是方正打毁的。方正力辨,但被屈打成招,下于狱中。方正只有一女,寡居在家。她日去送饭,父女相对,无法可想。一日,她在街头啼哭,惊动了正在宴会的邹尚书与彭、宪二侍郎。他们叫她进去,问明了始末,很可怜她,便解下一条玉带,两条犀带,命她馈送当道,救父出狱。她取了带到香山寺中祷告菩萨荫庇。裴度恰好也在寺中闲玩。他见妇人去后,遗下玉带一条,犀带二条。追去还她,她已去远。便持了三带归去,欲待第二天再来还她。他回家与夫人说起。夫人也力劝他还带。她失了带,一夜无眠,自怨自艾。裴度清晨便到寺中等她。不久,她果然来了。度问明原委,便将三带送还了她。她千恩万谢而去。但推官孔昭,清名久著,她无法送带为赂。她见了孔夫人,夫人教她纳带取赎,她父亲果然得以出狱。父女二人,感度还带之恩,同去拜谢。度前者曾被相命的相过,说他之相,注定要饿死。但自还带之后,庭生灵芝九基,上帝改注他福禄双全。刘二郎闻知此事,暗暗好笑,见财不取,真是呆子。恰好裴旺持了两件旧衣,到刘二郎处当钱,因裴度要赴考,无钱动身。二郎却将二衣没了,勒彀旧帐。旺不得已,只好另外摆布着钱,送了主人动身。裴度上京考试,中了第一名,就除御史之职。他写封家书,请乡里买卖人带了回去。刘一娘自丈夫去后,在家甚是清苦,周方正之女却常送米肉与她。这时闻她丈夫得官,心中大喜,便请刘二郎伴送她赴京。二郎至此,遂易倨傲而为谨慎小心了。他们与度同居在京。不久,淮西吴元济作乱。官兵围攻,四年不克。庭议时,裴度力主征讨。皇帝便拜度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兼彰义节度使,领兵十万,征讨淮西。宰相李逢吉本主和议,见度统兵赴战,心中不悦,便差人暗杀刘氏姊弟二人,以乱度心。被他们发觉,连夜逃出城。刺客急追而去。幸有裴旺夫妇代死,刘氏方得逃脱虎口。中途遇见周方正父女,遂同居于农村中暂避。这里李逢吉却故意使客将这恶耗通知了裴度。度心中悲戚,望空祭奠一番。这客回时,途逢刘氏遣他们至度军的周方正与刘二郎,他又编了裴度已被贼人杀死的大谎。二郎闻知此耗,不别而去,不顾姊姊、周方正自去回报。刘氏闻之,哀痛不已。这里,裴度与吴元济大战,生擒了他,凯旋回朝。却说当度生辰之时,刘氏备办菲仪,正在祭奠,周方正忽喜容满脸的自外而回。原来他已打听到裴度得胜回朝的消息。刘氏遂收拾了祭席,脱了孝服。方正先去军前,说知原委。度知其妻未死,心中大喜。即着人送夫人回去。度至朝,奉旨将吴元济杀戮于市,裴度则爵晋国公,入知政事。但度上表,力乞归休。皇帝允之。刘二郎见姊夫又富贵归来,复到姊姊家中趋附。度安享富贵数十年,皆自还带的一件功德上得来。

    二??《新刻出像音注薛仁贵跨海征东白袍记》

    明??金陵??富春堂刊本

    《白袍记》凡四十六“折”,无作者姓名,文字极为古拙,仅能勉强成文而已。一望可知其为出于民间的才人之手,或竟系出于剧团中人之手也难说。剧中人物,以薛仁贵为忠臣,而叙其跨海征东的一件大事,正与《说唐征东传》所载者相同。“昔日唐朝李世民,梦中忽遇白衣人。栽花种柳秦叔保,好打三鞭鄂国公”,这四句“提纲”的下场诗,已略可见全剧的大概。薛仁贵,绛州龙门县人,娶柳金定为妻。他有文武之才,只是遭时不遇,贫困在家。有结义兄弟十人,各自散去安生。这时,伯济国伯涯太子命昌黑飞献三般宝贝给唐朝,免动干戈。他经过高丽国中,这三般宝贝,皆为高丽的红袍抹利支葛苏文所夺取。葛苏文正欲与唐朝寻仇,无递书之人,便借了昌黑飞的脸,刺字在上道:“再三上伏小秦王,来年八月叛唐邦。生擒叔保交战马,活擒敬德祭刀枪。若是投降来拱伏,免我亲身下战场。若道半声言不肯,唐朝改作放牛场。”昌黑飞飞报唐朝。李世民一见他脸上所刺之字,大为震怒,立意要征高丽。并对群臣说,昨夜,他梦见与红袍的人交战被陷,幸有一白袍将救了他。他问白袍将家住在那里。此人答道:他家住夅字绕三绕,三枪点三点。白蛇拦住午门。徐茂公详道:此人必定住在绛州。便命绛州守将张士贵,招军买马,寻访白袍将。在殿上,秦叔保与胡敬德争为元帅。叔保因举鼎吐血,不能保驾前去。张士贵奉旨招军,无人可用,心中甚闷。薛仁贵穿了白袍来投军。士贵见他武艺甚高,又穿白袍,应了世民之梦,恐将来攻辽有功,夺了他的权柄,便打了他二十板,赶他出去。恰好程咬金运粮经过,便亲自带他去见张士贵。中途遇虎,仁贵竟擒捉住它。咬金大为惊伏。他见了士贵,力荐仁贵。士贵无法,只好收了他为马头军。这时,混天董达作乱,士贵就着薛仁贵去收伏他。董达战败,献上三般宝贝求宥,但仁贵杀了他,留下宝贝自用。这里秦叔保病势沈重,唐皇自去看他。叔保设计,荐了他孩子秦怀玉随征。张士贵带了军兵见驾。唐皇命他摆阵。摆得好的,封他为开路总管,摆得不好,责他罢职。士贵便命薛仁贵去摆阵。仁贵摆了龙门阵。士贵冒认为他自己摆的。但为胡敬德所吓破。唐皇便命他为拦路总管,薛仁贵为左部先锋。敬德又命士贵去做篇《平辽论》来。士贵愤愤不平,恨煞敬德。他那里会做什么论,结果又是士贵冒了仁贵所做的交上。唐皇大喜,封他为三十六路都总管,二十四路都先锋。敬德依然不信是他做的。他要士贵想出一个过海漫天计,上不观天,下不见水,平平过去之计。士贵无法可想,仍去问仁贵。仁贵又献一计道:要五丈海舡,连环环在上面,装做百花亭,茶房,酒店的样子,且栽着杨柳。信炮三声,平平过去。敬德问士贵道:这计还有师父么?士贵道:“不敢,没有师父。”依了这计,将唐皇骗了上船。但海浪甚大,唐皇不安。仁贵又代士贵设计,要唐皇写“免朝”二字,抛入海中,龙王便不来朝。果然,海水便平静下来。但葛苏文又拦在海岸,不准唐兵上岸。仁贵穿着白袍,奋战而前,方得杀退苏文,过了海关。又用仁贵之计,取了凤凰城,为唐皇驻军之所。唐皇要取天山。薛仁贵便奋起神勇,三箭定了天山。但这些功绩,俱为张士贵所冒去。他枉有功勋,不能加赏。一日唐皇命敬德前去赏军。士贵着忙,急急遣仁贵往二十里外喂马,而以无用的薛延陀冒着仁贵,敬德竟被骗瞒过去。仁贵慨叹自己的功勋为张士贵所埋没。但当他亲近的一个结义的兄弟大为不平,要和他同去见国公胡敬德说明时,他又不肯。他的兄弟强他前去。正要告状,恰好冲见士贵,连忙逃走。敬德恐怕有功没赏,便扮为小军,前后密探。仁贵愁闷,正在月下自言自叹。被敬德窃听,出来抱住他,要带他去请功。仁贵却挣扎脱了逃去。敬德扯了士贵到唐皇面前理论。士贵说,白袍将见在。便命叫了薛延陀。但敬德知道他并不是昨夜月下自叹的汉子。士贵知道这事有些难处,便向唐皇告病三日。徐茂公算定当日正午,唐皇可见真白袍将。但被秦怀玉身穿孝服,杀进围城所掩。这时,秦叔保已死,他母亲命他去投军立功,故此冲围而去。辽兵火急讨战,士贵又在告病。敬德便亲自出马与葛苏文对阵。苏文让敬德打了三鞭,并不受伤,敬德又惊而退。皇叔大忿,自行出马,却为红袍将葛苏文射倒,险些被擒。亏得白袍将追上,杀退了苏文,救了皇叔。皇叔命他背了去请功。他们到了凤凰山,仁贵怕见本管,先逃回去。皇叔见了唐皇,说起为仁贵所救的事后,便倒地而死。葛苏文气焰大盛,杀得唐军夺路而奔,各不相顾。苏文紧追在唐皇之后,声声叫他投降。唐皇只是没命的奔逃,一时陷在河中淤泥之内,无法逃走。他叫道:“有人救得唐天子,锦绣江山均半分。”恰好仁贵飞奔的追过去,救驾出险。葛苏文战他不过,逃入海中,原来是一条龙。士贵闻知此耗大惊,连忙叫薛延陀命仁贵到天山谷口肃清余党,却用火烧谷,将他烧死在内。但他却为太白金星所救。士贵计无所施,遂为唐皇所杀。仁贵则计功论赏,衣锦回家。

    三??《新刻出像音注刘汉卿白蛇记》

    明??金陵??富春堂刊本

    《白蛇记》凡三十六出,郑国轩撰。国轩身世爵里俱未知。富春堂本《白蛇记》题:“浙郡逸士郑国轩编集,书林子弟朱少斋校正。”朱少斋无甚重要,国轩则为此戏“编集”之人。或原有旧本,他仅居“编集”的地位也不一定。他自题“浙郡逸士”,则当为浙人而久困科场,未能一第者。《白蛇记》叙的是:成都、南阳县人刘相,字汉卿,娶妻王氏,有子廷珍,女玉容,弟汉贵,并有继母在堂。汉卿学高才富,甚为同侪秀才们所钦佩。但他的继母张氏颇不贤淑。大叔想挑唆陷害汉卿。诸友约汉卿赴科场,大叔却去张氏面前教唆他几句,不让汉卿赴选,留他在家,设计害他。他与张氏商妥,要叫他到南庄收取帐目。又到街坊上,请个银匠来,做一百两假银子,要交他到徐州做买卖,要叫他因使用假银罪及充军。汉卿正收拾了行李,要别张氏登程,她却将一片大道德压住他,叫他去取租,不要赴选。汉卿不得已而从之。东海龙王的儿子三太子因骑龙戏浪,淹死良民三千余口,上帝便将他谪贬人间,化为白蛇,往洪山渡口深藏。这白蛇时出窃盗农夫的饭吃,为农夫所捕。汉卿到了南庄,因荒年,只讨了十两白银而归。夜梦一个白衣童子,说他有难,交汉卿救他。汉卿见农夫们捕住了一条白蛇在打,想起了夜梦,便要买它放生。农夫故意的刁难他。他便用白银十两,才得买成。他遂将这蛇放走了。回家后,因此事甚为他继母张氏所责备。张氏乘机要他去做买卖,汉卿又不得已而从之。她仅许他独自前去,且立地逼他即行。所付给的百两银子,却是假的。汉卿毫不知觉。他到了徐州,投到牙行周牙官处贩货。他们发见他所用的是假银子,便拖他当官。汉卿说起此银系继母付与,自己并不知情的事。徐州太守甚为贤明,判他无罪,但将假银入官,货物还原主。汉卿还求得假银二十两,回家为证。这时,张氏在家,以为汉卿必定事犯经官,重遭刑宪。不料他却安然归来。这使她不免吃了一惊。汉卿对她诉及假银之事,她与大叔串通,硬说所付的并非假银,并要以大叔为证,告他不孝之罪。汉卿无奈,只得扯了一谎,说货物见在船上。走出门去,便欲投河而死。他先到书塾中要见儿子一面。但他的弟弟汉贵,虽为后母所生,却甚明理。他见哥哥悲愤难堪,要借款来代他赔母。汉卿谢之,引了自己的孩子廷珍到河边,嘱咐一番,便投水而死。却为龙宫太子吩咐巡海夜叉救住了他。这里廷珍为了受父之嘱,要侍奉母亲之故,只好啼哭着归家,见母说明此事。他们正在哀哭之时,张氏闻知,反说投江是假的,要吞了全部家产,赶了他们出去。亏得汉贵力劝,方才许他们住到南庄,耕种为生。且说救汉卿的龙宫太子,即系汉卿买放的白蛇。他送了夜明珠一个,虾须帘一副,珊瑚树一根给汉卿,叫他上京献宝,必可得官。汉卿将宝献给秦始皇,官封总管。但虽忆家,却不敢归。不知这时,家中又生了一场绝大风波。汉贵买了绵布数匹,上南庄送给嫂嫂。嫂嫂杀鸡供餐。鸡血滴在他衣上。他便脱衣而去,中途为士卒捉去建造长城。张氏见子不归,到南庄去找。寻出血衣,硬派为长媳谋杀。她只好当官屈招,与女一同下监,只留其子送饭。汉卿奉命监造长城,与弟相逢。工程告成,兄弟同归。而家里的张氏,却又叫家丁旺保去杀廷珍。旺保诉知廷珍。他到狱中通知母亲一声,便上京告状。中途遇见荣归的父叔,细诉前事。汉卿立命左右,行文到华阳县,立放王氏母女出狱。他们夫妇相见,如在梦中!汉卿不念旧事,待母如初。张氏也深悔为大叔所愚,几至一家丧散。但一切悲剧,都已过去,如今却是衣锦荣归,合家团圆的了。

    四??《新刻出像音注苏英皇后鹦鹉记》

    明??金陵??富春堂刊本

    《鹦鹉记》凡三十二“折”,不知作者。叙梅妃陷害苏太后事。其事不知是何时代,亦不知从何而来。作者(或编者)在开头便说道:“戏曲相传已有年,诸家搬演尽堪怜。无非取乐宽怀抱,何必寻求实事填。”他已为这本无来历的剧情作解嘲了。他又道:“苏后梅妃有记,今朝试把腔填。”则苏、梅故事或为旧来相传的小说杂文,至作者始填之为戏曲的。却说周朝某一位的天子,一向未立正宫,苏、梅二妃,俱承宠幸。丞相潘葛颇忧之。他夫人李氏及子潘有为俱甚贤能。苏妃与梅妃颇相争妒,但梅妃心计甚深。一日,西番可汗进了一只温凉盏,一只白鹦鹉,一条醒酒毡给周王(苏妃的侄苏敬为湘州刺史)。周王大喜,大开宴会,盛款来使。并叫道:“宝物暂令司礼监收下。待宫妃有娠者即与收管。”苏妃奏知,已有三个月喜在身。周王益喜,便将三般宝物,命她收管。潘葛丞相乘机奏请立苏氏为后以免中宫久虚。周王允之。苏妃遂立为后。梅妃闻之,大为恼怒,私自请她的两位哥哥进宫商议。她的大哥梅体力劝她安分守己。但她的二哥梅伦却助纣为虐,教她一计。她依计而行。第二天,便去与正宫贺喜。同时,吩咐一内臣假传旨意说,交皇后将西番宝物,令梅妃同玩。饮酒中间,梅妃以言语激她。却将温凉盏打破,鹦哥儿摔死。二人相扭,去奏君王。梅妃说是苏后饮酒大醉,自将宝物坏了,且又以大压小。苏后则说是梅妃所为。周王无法判断。潘葛却请周王命忠直的大国舅梅体来断定。众人都以为国舅不可信,必会帮他的妹妹。但周王道,“不要争,但梅体若说皇后是,我便杀了皇后,若说梅妃是,我便杀了梅妃。我偏杀那是的。”正直的梅体,果然判说皇后是,梅妃非。梅伦捉住了周王前言,劝他杀了王后。周王无可奈何。只得着金瓜武士将皇后押赴午门外缢死。潘葛大叫留人,劝周王将皇后押到他家中赐死。周王从之。梅体眼见此事,心中大为气愤,便致休归家,不问外事。潘丞相将娘娘请回家中,不忍致她于死。且因她已有孕在身。但必须有一人替死,否则朝廷必将追究此事。李氏夫人遂代替国后而死。全忠又奉命来要苏后头发一辫为信。潘丞相剪下头发给他,全忠命他们速将王后尸身火化。第二天,潘丞相便将李氏火化了。但梅妃并不放心,怕是有人替死。拈了一卦,更知她的死是虚诳的。便要奏知君王,四处去挨拿。但知国王已有悔意,不敢去说,便命梅伦到潘府搜寻。全忠得此消息,忙去通知潘相。潘相将皇后装作平民送到庄上;却将有病的雪姐装作他的夫人,睡在床上。梅伦到府严搜,雪姐却死了。潘相便派定是他惊死的,与他大闹,命孩子痛打他一顿。此事奏知了周王,王命梅伦罚金为葬费了事。出殡时,潘相将一好妇人装做皇后打扮,坐在轿中,梅伦却来搜轿。潘相说他调戏良家妻小,又打了他一顿。但潘相颇虑事久发露,便请娘娘到湘州她侄儿处暂住。中途,梅伦着人追赶。护送的人忙设一计避过了追者。又有天神保护,将美化丑,才能逃过了这场大难。苏后腹痛,在白马庙生了一位太子。白马娘娘点化她到苦竹林中。因后面似有追兵,她便将他肩头咬破留记,撇他在地自去。这太子却为斫竹的祝四郎所拾。四郎无子。便将他抚养着。这时苏后已至湘州,暂且安住于她侄儿衙中。十三年之后,祝四郎抚得太子长大。但他性子很不好,十分违拗,便将他质典在张家为小厮。但张员外见他出言不凡,便养他为子,取名张龙,命他读书。同塾之中,有一苏虎,盖即苏太守之子。他们二人结为兄弟。一日,苏虎说起他家有一个皇后娘娘,张龙便与他同去看她。苏后见他面貌言动,与周王一般,便十分生疑。次日,苏虎哄太子脱了衣服,苏后见他肩上所咬的表记尚在,便知道真是她的儿子。苏太守去与张清枢密说知,张枢密便将太子还了娘娘。他们母子于十三年后始复相见,其且喜且悲可知!苏、张二人便将此事始末,上本奏与周王。这时梅妃失宠,周王深悔杀了苏后,致无后嗣,心中郁郁不乐。潘相得了湘州奏本,乘机说动了周王,并说明就里。周王大喜,便命潘相到湘州去迎接娘娘及太子。周王见了太子大喜。苏后复就正宫之位。不久,他便传位于太子。

    五??《新刻出像音注唐韦臯玉环记一卷》

    明??金陵??富春堂刊本

    《玉环记》凡三十四折,叙韦臯与玉箫女的“两世姻缘”。盖即元剧《玉箫女两世姻缘》的扩大。作者姓氏无考。剧叙韦臯,字凤翔,京兆远安人。才学甚高,虽有父执李晟、张延赏在朝掌执大权,他却无意于投奔他们。“恐遭达官之慢”。某一天,他约了数友,同上京城应试。但不合试官之意,试时竟把他扠将出去。臯落第之后,郁郁少欢。有帮闲包知水便带他到平康中散闷。他与妓女玉箫相逢,“说不尽山盟海誓,愿双双永效绸缪”。不久,臯因求官远去,别了玉箫。她誓志要守着他,不再接人,并再三的叮嘱他,后来切莫忘贫贱。臯送了一只玉环给她为表记。但臯命途乖蹇,到了试场,又差过了黄榜限期,试官不容入试。臯自觉无颜,意欲投黄河而死,又不忍负灯窗十载之苦。想起父友张延赏来,便到西川去投奔他。延赏在西川为节度使,威权甚重,只生一女,名琼英,尚未字人。延赏夫人善相,知臯后来必可富贵,便与延赏商议,欲将女儿琼英配给了他。臯推却,不敢承诺。但延赏力促他答应下来。拣个吉日,便成了婚。但玉箫女却在那里苦苦的盼望韦臯的归来。她恹恹成病。病时,又欲践临别之约,寄一幅春容给臯。但他却自别后,一封信也没有给她。他们都说他已变了心,但玉箫始终坚信他是个志诚君子,决不负她。她病体日重。一夜,拿着玉环,连叫韦臯数声,哽咽而亡。臯虽在西川就婚,心中也无日不在想念着玉箫。他想起临别时,她有紫金扇坠赠他,他有白玉耳环与她。如今归期未卜,后会无缘,心中十分悲感。但臯托着岳父的势力,甚喜招贤纳士。有张纬、范克孝等皆来投奔于他。臯皆收留了他们下来。他见范克孝一貌堂堂,并与他结为兄弟。一日,他们同去打猎,克孝竟打死了一虎。臯因此益敬重他。但延赏风闻韦臯教鹰放犬,扰害乡民,心中不乐。又入了富童儿之谮,便大怒韦臯。张夫人与琼英小姐,也劝臯遣发了来历不明之人,以息谣传。臯不得已,遂与范、张二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