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前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徐委婉的韵致,读来尤能发人省思。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文章多涉及政令教化、经世致用,其政论文章文笔遒劲,风格则刚峻峭拔。《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就新法答复谏官司马光的书信,文章理足气盛,委婉和易的语势中,充满劲悍刚锐之气,其推行新法的坚定决心,昭然可见。不但充分显现了王安石的文格与人格,也证明了文章风格与作家个性、人格两者间有着密切联系。此外,王安石的游记常深入浅出,蕴含警惕世人的深意。如《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以议论说理取胜的山水游记,其中寄寓了积极进取的襟怀和贯彻志向及理想的精神,并勉学者应“深思慎取”,是一篇借题发挥的佳文。

    苏洵自幼熟读《战国策》《史记》,故所作文章简直老练,颇有先秦古劲之风。他擅长史论、策论一类的议论文章,文章论点鲜明,说理透辟。《六国论》就是他的史论名篇之一,是藉战国时六国因赂秦而自取灭亡的事例,以讽北宋当时对契丹、西夏纳币求和的屈辱政策。文章条理清晰,语言犀利明快,气势亦跌宕雄奇,为论说文的上乘之作。

    苏轼一生虽然宦途坎坷,但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却享誉千古。他秉承欧阳修的理念,完成了诗文革新运动,成为新的文坛领袖,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的思想气度恢弘,才气纵横,诗、文、词、赋、书、画皆其所擅长。其文章汪洋恣肆,清新自然,千古传颂。《留侯论》是苏轼著名的史论,全篇以“忍”字贯串,评价张良的一生,并列举史实,彻底摆脱世俗陈见,颇能引人入胜。

    苏辙在其父兄的熏陶下,个性相对比较沉静,性情敦厚,所作文章如其为人,立意平稳,朴实淡雅。苏辙的文学成就尤以散文为高,其策论更是著称于世。在记游方面的作品则以《黄州快哉亭记》最具代表性,旨在阐发其兄苏轼为亭命名“快哉”的深意,把叙事、写景、抒情与议论熔为一炉。其文笔秀杰洒脱,风趣悠远酣畅,足见苏辙汪洋淡泊,纡徐条畅的风格,令人有超然物外之思。

    “唐宋八大家”中的许多人不仅是卓绝的散文家,还是杰出的诗人、词人,乃至政治家、哲学家、史学家和书画家。因此,他们的文章也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之深刻,观点之精辟,论述之卓越,几乎达到了当时社会的最前列。可以说,八大家的散文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宝藏,是国学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个人认真品读。

    本书选编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其中韩愈39篇、柳宗元35篇、欧阳修32篇、苏洵11篇、曾巩13篇、王安石21篇、苏轼32篇、苏辙10篇。这些散文立意深远、可读性强、意境优美。书中涉及的历史纪年,一般写明朝代、帝王名称、年号;同时注明公元纪年,使人了解所发生的事件在整个历史时序中所占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每篇散文均有翔实的注释和精辟的鉴赏,重难点字加注拼音和直音,并在最后配缀后人评价。鉴赏文字除解读背景、梳理结构外,还着重说明该作家的散文创作成就和特点,使大家能尽览“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相关著作,在此谨致谢意。其中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