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责还是交给懂行政这块的人为好。我明白你的顾虑,我向学校推荐你的大师兄担任该职务,你觉得如何?”
“是谢长鸣副校长吗?”姚远道。
莫教授点头,“嗯,他是技术出身的干部,后来才转到行政岗位的,在咱们学校里也是分管专业教育的。”
谢长鸣年轻有为,不到四十岁的正处级干部,是西工大年轻干部的代表。
对此人,姚远有所了解,既然是老师推荐的,又是同门师兄,他自然无不答应,于是点头应承下来。
他说,“春风科学研究院独立出来,我亲自担任院长兼总工程师,不但方向机械现有的技术研发力量要整合进来,宝马机械、创维科技的技术研发力量也会陆续整合进来。”
“宝马机械的三号地块正在建设的园区,就是划归春风科学研究院使用的,老师,这是未来的核心,核心中的核心。”
他费尽心机费尽力气,最终要打造的就是一个科学研究院,掌握了技术就掌握了未来。
是科学研究院,不是机械技术研究院也不是电子技术研究院,是研究一切科学技术的研究院,意味着未来的春风科学研究院不但要做实用性技术研究,还要做前瞻性技术研究。
爱徒的心很大!
这是莫教授的第一感觉,继而是感到欣慰和自豪。
华夏的科学家们已经在物资极度匮乏的环境下顽强坚持研究工作了数十年,一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在科学研究、科技研发这块的投入才有明显的增加。
著名的“863计划”是1986年3月提出来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层面开始在高技术领域进行有计划地投入和研究,是国家发展战略。
但是,受困于经济发展缓慢,国家在这一块的资金投入远低于外国同期,是科学家们不计回报的忘我精神在起着重要作用,推动着计划的进行。
到了2016年,那时口袋里有够多的小钱钱了,国家层面重新对高新技术的研发进行了规划,推出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才结束自己的历史使命。
姚远当然没有能力把研究院做得很庞大,但是依靠充足的资金,是可以在重点领域有所建树的。
以尤里为首的前苏联科学家、技术人员的加入,现在又有西工大的加入,春风科学院基本上可以把架子搭起来,可以对几个大的重点课题展开研究了。
莫教授自认为很清楚搞研究需要投入的资金量有多么庞大,他提醒姚远,道,“小远,我建议先搞技术研究所,从小做起,一步一步走扎实了。直接成立科学院需要非常多的资金,我担心会拖累你的企业。”
姚远很感动,老师是站在他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而不是一味的要求投入资金。
他说,“老师,我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也有充分的实质准备。前期我准备投入10亿元,并且,优先的重点项目会配套专项资金。应该够把摊子铺开了?”
莫教授大吃一惊,“10亿元?”
“是的,老师。”对老师,姚远没什么好隐瞒的。
“当年运十飞机项目连8000万研发经费都申请不下来……”莫教授长叹一口气,悲怆无比。
他是参与了运-10飞机项目的,对该项目的下马,时至今日依然无法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