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可不好练。
所谓穷文富武可不是说说的,为什么武举不考别的,就考射箭?和文科的八股文不同,八股文是各科目里最容易的,而弓箭却是所有杀人技里最难的。
要练弓箭,首先要有力气开弓,当兵打仗,最少要开三力的弓,一力差不多相当于十斤,开三力弓大致与换一桶纯净水相当,打仗当然不可能只放一箭,杀到昏天黑地时,一战射出百箭也是有的。
如果是卫所兵,用个三力、四力的弓也就罢了,但本朝军制中,步弓至少是七力才算合格,要拉开这么硬的弓,就必须顿顿吃饱饭,吃糠拉稀可当不了弓手。
其次要练射中,光有一把子开弓的傻力气,放出的箭射不中也没什么用,但百步穿杨可不是随便练练就能练出来的,即使是朕当初也花了半个月才做到十发九中。射箭是六艺之一,本就不是庶民能负担的,一把弓需用到一对昂贵的水牛角,熬制麻烦的鱼胶和上好的竹木,制成后要阴干数月,而箭支更是昂贵,虽说铁镞可以收回再用,但箭杆只要射个几回就会断裂,练箭又要寒暑不辍,每天射个一两百支才能略有小成,这花销可不小。
读书人买书虽然贵,但可以借阅誊录,只费几个笔墨钱,箭可是OTg2NTc=实打实的耗材,练箭就是把大把银子往水里丢。
箭术入门,怎么也要两三个月,练到这时,弓手可以三十步外上靶,如果当个猎户,这也就够用了,但拿来打仗就差点意思,至少也得射一百步才算合格,武举规定八十步上靶,其实已经大大的放了水。
要射得远,首先就要加大弓力,其次就是练习吊射,这需要比先前更多的努力,历时数年,把腰力背力和推力都练出来,才能开强弓,射中远处的墩布,期间不知要吃多少小灶,拉坏多少弓,射坏多少箭杆。
等这一切都结束之后,一个步弓手新兵就练成了,如果运气好的话,教头有本事,又肯教,学生家里也不差钱,买得起弓箭,也供得起一天三顿饱饭,大概需要两年才能学成。
这还只是步弓手,想考取武举,得到武官编制,还得学会骑射,而想学骑射首先要有一匹马,光是这一点,大部分平民百姓就与武举无缘了,再劣的马也抵得上一家半年的花销,而可堪驱策的战马价值十倍于驽马,更是有价无市。
即使弄到一匹马,要练习在颠簸的马背上射箭也是极为困难的,因为骑射比步射难得多,首先要练左右开弓,不然射界受限,任何军队都不会接受只能朝左前方射箭的马弓手。
这还只是基础,马弓手的看家本领乃是连珠箭,只有靶场演武时才能从容开弓瞄准,沙场上瞬息间就能分出胜负,只有又快又准的射出箭,才能压制住敌兵的势头。
这些锦衣卫都是北京锦衣卫中的精锐,负担弓马的训练本就不是问题,朕又下了血本,银子可劲的发,鸭子可劲的吃,不仅硬生生把他们练成了能熟练使用连珠箭的马弓手,还传授其马战、步战之法,即使是圣医馆骑士团的骑士也不如这些天子禁卫。
身边的锦衣卫开始射箭,朕也从箭囊里一把抽出十支箭,五支握在持弓的左手,另外五支则夹在右手五指缝里,每个指缝捏紧箭尾,第五支则用小指无名指紧紧攥住。
拇指食指夹着的那支箭最早搭上弦,朕奋力拉开,角弓舒张,弯如月牙,待到箭镞抵住左手伸出的拇指,弦也拉到了面颊边,朕瞄也不瞄,随手撒放,箭已然激射而出。
也不管中没中,第二支箭的箭尾凹槽已经嵌入弓弦,角弓再度拉开,继而是第三支,第四支,射第五支箭时稍稍麻烦些,要先将箭上弦,再把左手攥着的箭交与右手,如先前那样分别捏在指缝里。
五箭瞬息间射完,朕才吐出一口浊气,直觉两臂酸软,遂用五雷正法刺激手少阳三焦经,天理拳劲灌注手厥阴心包经,将肌肉中的乳酸尽数电解,心脏狂跳,为手臂注入新血,补充缺失的糖原,双臂再度气力充盈。
应该是这么个原理吧,射出五箭之后,女真人距离朕不到七十步,老子连自己放倒了几个都无暇关注,哪有这个美国时间来回忆劳什子西医,反正这解释绝对比番婆子那套四体液理论来得靠谱。
等朕杀光镶黄旗之后,有得是时间来江浙湖汉北编《这是崇祯皇帝一口气杀了一千人之后,他的身体发生的变化》,但现在——
噗的一声,朕身边一个锦衣卫重箭了,镶黄旗的骑兵也在冲锋中弯弓搭箭,不过女真人的重箭只射穿了锦衣卫甲胄外罩着的胖袄,箭头未能穿透底下的乌龟壳,又被布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