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就在崇祯在另一处雅间中用完饭,在徐应元和方正化的一在请求下,正准备回宫之时,却收到了皇城局王体乾转过来的消息--阎应元就在这座酒楼中。同时那消息中还提到,阎应元会在这次聚会后离开京城,请旨要如何办理。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崇祯竟然起了见一见阎应元的心。所以,也不理会那两个太监的啰嗦,直接推门就进到了阎应元所在的雅间。
当崇祯看到阎应元由于落榜而显得落寞的神情时,觉得这正是劝说阎应元参加武举的好时机,因此,崇祯才说出刚才的那些话。
此刻,看着阎应元犹豫不决,崇祯便开口说道:“丽亨因何踌躇,龙某尽知。你怕是认为武夫粗鄙,地位低下,而且由文入武仿若弃明投暗吧。”
阎应元微微抬起头,紧皱着双眉看着崇祯。
崇祯面容整肃的继续说道:“天地之道,惟阴与阳;治世之具,惟文与武。文与武,便是家国天下的阴与阳。一个国家的安定与战乱,就是在这种阴与阳不断的变化所产生的。也只有文武并用,才能让国家的阴阳相济,才能让国泰民安。就如张叔大所言:‘夫戡乱之时,固宜用武,亦必济之以文;守成之时,固宜用文,亦必济之以武。’就龙某看来,文武之间地位相差悬殊并不是国家之福。当今圣上锐意进取,在此事之上,必会有所变革。。。。。。呵呵。”崇祯笑了笑,向阎应元身边靠了靠低低的声音说道:“说不定,此事已在他老人家的计划之中,很快就会实施。”
看着阎应元投过来的惊愕异样神情,崇祯微微笑了笑。停了一下崇祯继续说道:“想来丽亨一定看过了那份《大明报》吧。”
阎应元点点头。
“在那大明报中,曾经刊发明文。原来的武举已经变为知兵与善战两科。善战科暂且不说,那知兵科便是为愿为国投笔从戎的士子所设。”
阎应元慢慢的点点头,沉吟了片刻说道:“龙兄所言,确是金石之言。不过,某现在心神不宁,难以明断。此事毕竟不是小事,某还想细细思之。”
崇祯深深的看了阎应元一眼,微微笑了笑说道:“那是自然。”随后他便站起生,望着众人说道:“与诸位一聚甚是快慰,不过,龙某还有些私事需办,就先行告退了。多谢诸位。”说着,再次对着众人微微躬了躬手。
屋中的几个人,连忙起身还礼。而后看着崇祯带着几名仆从迤迤然的离开了雅间。
不知为何,在那个不请自来的年轻人走了之后,众人便失了兴致。几个人互道珍重之后,便纷纷的离开了酒楼。
张友华似乎喝的有些过量,不过他却拒绝了周琏派轿送他回去的提议。不过,他却晃晃悠悠的拉着阎应元的手,非让他陪着走回所住之处。
站在那个酒楼的门口目送其他几人离开后,阎应元便搀扶着张友华,在京城中的胡同中缓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