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站出来为他求情。
苗沛霖胆气一壮,又道:“曾大人,下官得罪了。”说着,向后猛一招手:“来人,给曾大人换个安静的去处好好想想。”
“是!”几名士兵冲了进来,这都是来自于捻军的士兵,对曾国藩自然不会畏惧,上去就揪着,推推攮攮向帐外押去。
“放开,放开!”曾国藩气的大叫,但依然和之前一样,没有人为他说哪怕半句话,直到叫喊声渐渐远去。
‘这真是墙倒众人推啊!’李鸿章暗暗叹了口气,拱拱手道:“李某就留在这里罢,烦请各位替李某取些换洗衣服过来。”
“渐甫老弟,如此甚好,那我们不打扰了,告辞!”见到李鸿章如此知情识趣,就连称呼都改了,彭玉麟点了点头,告辞之后,与众人徐徐退出。
其实即使没有部分将领的家眷被扣在民盟军手上,也不会有人愿意渡过黄河去投奔咸丰。
毕竟局面很明显,大清虽然侥幸逃过一劫,却只是勉强支撑着,投奔大清与送死没有两样,况且朝庭兵马的不告而别,形同于实质上的抛弃,这太让人心寒。
这一支十五万人的军队,在僧格林沁率部渡河之后,已经成了地地道道的孤军,除了投降,就只有死战,而死战没有任何意义。
原来众将一起前来,最初的目地并不是逼宫,只是劝说,不过有苗沛霖这个刺头存在,再加上曾国藩的不配合,事态就发展成了李鸿章被软禁,曾国藩被关押,性质也由劝说演变为了兵谏。
很快的,全军都清楚了向民盟军投降的前因后果,由于民盟军口碑在外,十五万人,几乎没有一个抵触,于次日清晨放下武器,就地向阵地另一侧的民盟军投降。
以宿州为中心,方圆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响彻达数月之久的枪炮声终于停止,每个人都在等着王枫到来。
五日之后,也即二月二十六日,王枫来到了宿州,携石达开、周盛波、张树声、刘铭传、江忠济、苏三娘等要员于州衙接见湘军淮军高层近百人。
这些人,虽然还穿着长袍马褂,却都把辫子割了,张宗禹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已经晋升为了黑鹰特战队的连长,也被王枫叫了过来,目光在人群中搜索,也许是出于本能,第一眼就看到了李鸿章,顿时喷射出熊熊怒火。
李鸿章暗道不妙,连忙把头低下。
王枫摆了摆手,挥止住张宗禹拨刀杀人的冲动,讶异的看向了走在最前的一个人,这个人既不是李鸿章,也不是曾国藩,面目陌生,身长八尺,赤颜蹶项,目含阴鸷,看不出面部表情,周围人看他的目光则是以厌恶为主。
见王枫望向自己,这人迈前两步,深深一躬:“凤台苗沛霖参与王总司令!”
“苗沛霖?你就是苗沛霖?”王枫十分惊讶的问道。
“正是鄙人!”苗沛霖暗喜,却没有喋喋不休的自吹自擂他在投降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毕竟五天过去了,该知道的王枫都会知道,说多了反会让人反感。
其余人均是暗暗摇了摇头,尤其是曾与苗沛霖作过战的刘铭传,虽然他们很看不惯苗沛霖的嘴脸,可是就冲着他组织兵谏一事,王枫都必须厚待苗沛霖,只能说,苗沛霖踩着狗屎运了。
其实王枫很想把苗沛霖拉出去枪毙,这个人没有原则立场,是个政治投机家,辖境内民不聊生、哀鸿遍野,遍地强徒,还掘土挖坟以充军资。
只不过,王枫不能意气用事,苗沛霖是兵谏的组织者,有大功,杀了会带来恶劣影响,最多只能明升实降,剥除军权,而且这个人在淮军中显然不受待见,留着可以掺沙子。
“起来罢!”王枫绽出了一丝真挚的笑容:“我记着你了,你先退去一边。”
虽然王枫什么许诺都没有,但话语中隐含着一丝看重的意味,苗沛霖心花怒放,退到了边上。
王枫又把目光投向了李鸿章,李鸿章立时心肝一提,张宗禹也是不自禁的握上了刀柄。
“李鸿章!”看了半晌,直看的李鸿章头皮发麻,张宗禹的掌心都捏出了汗水,王枫才道:“你是个人材,学问殷实,眼界开阔,志在天下,又思维缜密,手腕毒辣,好,很好!
你这样的人正是我身边缺少的,我虽然很想重用你,奈何张宗禹站我身边,我不能不顾忌他的感受,这样罢,我给你一个机会,我希望你能说服张宗禹不再追究张乐行一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