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1章 科举改革(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容调整与科举的考试安排。

    臣认为现在的科举科目太过杂乱,没有必要考那么多。

    臣认为科举只保留三大科,经史、数学、策论这三大科,那就能选拔出足够的人才。

    儒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太多了,再加上每年都有新思想碰撞,出现新的思想学派。

    科举考哪一家的内容,不考哪一家的内容,这对于一些考生不公平。

    臣认为不如把这些杂乱的选科,浓缩成一科。

    选择古代先贤的思想和现在有特点的思想,考察考生的情况。

    最多是出几道选修题,考生只要答对其一,就算这题正确。

    华夏的历史必须要摆正位置,成为与先贤思想并重的内容。

    帝国的进士,如果不知道秦始皇统一华夏大地,那就真的丢人了。

    数学分数高的人,逻辑思维都强。

    这种人才能处理好突发的事件。

    有一定数学才能的官员,那也不会被小吏用简单的数据欺骗。

    策论一直很重要,这是真正能选拔出天才与庸才的一科。

    至于其他的科目,例如本来就选考的法学。

    完全没有必要继续保留下去。

    现在参与科举的大学生很多,他们都很熟悉相关的科目。

    哪怕是不会这些东西,也不影响这个人为官。

    臣认为相关衙门选拔进士时,可以附加相关条件,科举就不必考这些内容。”

    皇帝苏河等到王林江说完。

    他看向旁边的太子苏蜀询问道:“蜀儿,你怎么看这件事?”

    太子苏蜀正通过父皇与王尚书讨论,学习相关的知识。

    他听到父皇的问话,思考片刻回答道:“我认为王尚书这项政策,实施的阻力不算大。

    王尚书没有增加内容,反倒是给科举减轻了一些内容。

    他们学到的东西,在这次科举中也没有失效。

    儿臣认为王尚书说得很对,科举是为国选拔人才,这几个科目的表现,已经足够把人才筛选出来。

    科举科目的减少,也能让考生更加轻松一些。

    父皇常说消灭一个民族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他们的文字和历史。

    正是由于历史的传承,才形成了汉民族。

    而臣认为历史极为重要,值得所有人铭记。”

    皇帝苏河听完之后,他满意的说道:“科举这个改革方向,就选得很好。

    科举的科目一直在调整,从简单到复杂。

    朕发现科举的科目复杂与否,那与是否能选拔出优秀人才,基本毫无关系。

    科举搞得太复杂,没有必要。

    像明朝那样搞八股文,就是为了束缚住最聪明的人。

    这完全是本末倒置,人才都浪费了。

    帝国真正想发展,不可能只有科举这一条路。”

    王林江尚书听到他这个改革,得到了皇帝苏河的认可,这才放心下来。

    只要这一项得到认可,他们教育部今年就有事做。

    为了防止科考泄密,教育部都是在半个月前,让专家前往封闭地方出题。

    现在科举考试试卷还没有出,确定改革之后,教育部能及时调整试卷的内容。

    王林江尚书继续说道:“科举从隋唐时期出现以来,考生舞弊事件层出不穷。

    为了防止考生舞弊,贡院对于考生的搜查极为严格。

    基本上都是一丝不挂,身体上能藏东西的地方,全被检查一遍。

    帝国的科举检查没有那么严格,所有地方都仔细检查。

    但也必须脱衣服,防止考生夹带。

    帝国科举采用人盯人的方式,即便是这样,也有人买通盯梢的人作弊。

    贡院之中考试,一考就是数天时间,吃喝都在贡院里面。

    身体瘦弱的考生,根本无法坚持下去。

    考场里面的味道也极其难闻,考生根本不能集中精力考试。

    科举之前为了保持公平,没有办法。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肯定有解决办法。

    臣发现拍电影的摄像机,这是一个好东西。

    只要把考场上的情况拍摄出来,任何人作弊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贡院就不用这种对人侮辱极为严重的手段检查考生。

    只需要大致检查考生没有携带书本小抄。

    记录考场上的情况,真有人作弊,那也能拿出最有力的证据。”

    皇帝苏河目光炯炯地看着王林江,这为教育部尚书可以根据现有的技术,想到监控这一条路。

    他确实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官员。

    皇帝苏河知道他提出这个建议,没有说出口的原因是什么?

    唐明以来,科举都专属于男人,这种检查哪怕是侮辱人,为了官位也能忍一忍。

    南北朝时期,有皇帝认为太监适合当官,当朝的官员纷纷阉割自己。

    苏河在没有建国之前,科举就允许女子参加。

    帝国现在的情况比明朝开明,但大部分人依旧很保守。

    有一些家长了解到科考之前的检查,他们不让自己女儿参加科考。

    王林江这个改革,让科举考生更加轻松,让因为各种原因不想参加科举的人,下定决心参加科举。

    皇帝苏河同意道:“王爱卿,可以先试一试。

    没有出现重大差错的情况下,朕就认可这个模式。”

    教育部尚书王林江听到皇帝苏河同意,他立刻鞠躬保证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带领教育部全力以赴。

    让这次科举完美谢幕,为国家选拔栋梁之材。”

    “平身吧!”皇帝苏河一挥手,“科举要慎重对待,教育部尝试科举改革,但朕不允许你们出现差错。

    一旦出现差错,必须要让考生能够采用未改革的试卷答题。”

    王林江站起身,他连连保证道:“请陛下放心,我们教育部从不会让陛下失望。”

    皇帝苏河了解完所有情况,他让小太监送客。

    他看向在一旁,正在奋笔疾书记录内容的太子。

    皇帝苏河询问道:“你全程听了商议的内容。

    你认为这次科举改革,进行的能否顺利。”

    太子苏蜀挠了挠头,思考片刻才说道:“儿臣认为这一切都看父皇的支持力度。

    父皇支持王尚书进行科举改革,这次科举改革一定能推行下去。

    父皇不支持科举改革,王尚书这次很容易栽在这件事上。”

    皇帝苏河看向太子苏蜀,笑着说道:“看事情还算透彻,这段时间没白历练。”(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