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章 周边局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祝师平时负责教士兵识字,给他们讲古代军人建功立业的故事。

    祝师不参与军队指挥,他只负责教育和后勤工作。

    祝师还有个隐藏的工作,一旦发现军官有投降的行为。

    祝师会发动军中炎黄信仰骨干力量,直接控制住军官。

    参谋把之前负责,很多与军事无关的工作,都交给祝师负责。

    参谋主要负责军事情报,提出作战建议,传达主官的命令,检查下级军官执行情况。

    苏河看到很多将领沉默不语。

    有的人还互相打听,到底是谁这么傻,都不想建功立业。

    苏河语气平缓,继续说道: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大家要向前看。

    马上就是秋收,秋收之后我们就会出兵。

    现在大家有两个任务,必须要做好。

    第一个任务是动员士兵,让他们有作战的思想准备。

    第二个任务是军队要帮助百姓秋收。

    长岭侯李凤鸣李参谋长,他会告诉你们,每个军队负责秋收的区域。

    你们告诉士兵不需要担心家里的秋收,我们会优先帮助军属家里秋收。”

    苏河做完思想动员,他还单独会见高级将领,与他们谈论。

    询问这些人,对于下一步军事行动的看法。

    大部分将领都非常支持。

    苏河会见二师二旅旅长王和尚。

    发现王和尚很紧张,见到他就满头大汗。

    “苏统领,没想到有人和我一样。

    这段时间,想到我领兵杀人的时候,还有我部下死亡时。

    我的内心受到极大的谴责,每天都做恶梦。

    这与我一直以来学的佛法相冲突。”

    苏河喝着茶,掩饰心中的震惊,没想到真有高级将领畏战,还好提前发现了。

    他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道:

    “我都不想说你,畏战就畏战,还找什么理由。

    佛法冲突,你娶老婆生孩子,就不与佛法冲突了。

    你这是开战之前,提前说出来,我就不治你的罪。

    要是开战之后,畏战不前,我肯定要军法处置。

    你去军人保障局,负责保障军属生活,解决退伍军人工作。

    直接退役,影响不太好。”

    王和尚立刻跪下去磕头。

    “感谢苏统领的大度,我给苏统领丢人了。”

    “起来吧!今后认真工作。有什么事情提前说,我又不是不讲理的人。”

    苏河知道不能勉强,人各有志。

    有的人,天生就不适合战场。

    苏河离开武英殿,军队调动交给李凤鸣负责。

    后勤物资安排,特别是兵工厂武器生产,交给秘书处去协调。

    苏河回到后殿,看到王文君正在剪红薯叶子。

    “夫君,听说红薯叶子也能吃,我想试一试。

    宝鸡县那里的红薯长势很好,有很多百姓把红薯叶子当菜吃。

    今年红薯应该会有一个好收成。”

    苏河走上前,夺过她手中的红薯叶子。

    “文君,这种没吃过的东西先别吃,别吃过敏。

    你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好好休息。

    卫生部已经进入正轨,把事情交给侍郎去做。

    你有事也可以通过曲清漪下达命令。”

    苏河看着王文君渐渐隆起的小腹。

    她已经怀孕了。

    苏河再过几个月,就能当爹。

    在这个时代,婴儿的夭折率很高,只有多生孩子,才能保证有孩子长大成人。

    他有了后代,人心才会思定。

    王文君红着脸说道:

    “夫君,你不用担心,我可是医生。

    还是擅长妇科和儿科的医生,对于保胎方面的知识,我比你懂得更多。

    我已经过了怀孕初期,现在做一些活动,完全没有问题。”

    苏河看着王文君自信满满的样子,他也觉得自己是关心过度。

    自己妻子可不是普通人,她是一名医术高超的医生,又从他这里得到许多现代医学的知识。

    保证她自己不出事,应该没有问题。

    “夫君,正好这段时间养胎,我把你说的产钳弄出来。

    再培训一批产科医生。

    现在产妇难产死亡率太高,出现难产就是一尸两命。”

    苏河非常支持,研究产科医术,能救活很多的人。

    “你可以研究一下,真能降低难产率,那会造福很多人。

    你现在还想负责卫生部工作,那就多培养一些乡村医生。

    我们很快就会需要一大批乡村医生,越多越好。”

    苏河专门过来,看一看王文君的情况。

    看到他没有问题,苏河再次来到文华殿。

    他设立三种手段,能发现大部分贪官。

    现在文华殿,也少了几个人。

    特别是记者,这种新出现的反贪手段,让贪官没找到应对办法,很多贪官落网。

    王仲策和李志升,正在讨论秋收的事情。

    现在统领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即将到来的秋收。

    李志升叹了口气,道:“不知道那些机器投入到乡村,是否能加快秋收工作。

    农民分田之后,他们种田的积极性很高。

    现在村中很多青壮,都已经参军入伍,农村的青壮年不足。

    如果收割的这几天下大雨,那就影响今年的收成。”

    苏河听到李志升的担忧,他直接说道:

    “不用害怕劳力不足,我已经安排军队,帮助百姓秋收。

    你们要联系当地官员,配合好军队。

    机械厂制造的农用机械,已经提前验证。

    这些机器能完美利用畜力,至少比人工收割快。”

    李志升听到军队帮助秋收,他就有了定心丸。

    苏河又交代李志升,宝鸡县将会出现大批流民,让户部派官员赈灾,安顿好这些流民。

    他随后对他们言明,要进行军事行动。

    “我提前告诉你们,不要外传。

    军队即将出兵,将来会占领一大片区域。

    吏部要做好官员调动的准备。

    这次需要的知县和知府非常多。

    招贤馆入仕的读书人已经工作几个月,胥吏工作的时间更多。

    吏部要通过考核,选取一批优秀的人,让他们升职。

    特别选取处理士绅干净利落,会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官员。”

    王仲策听到苏河的要求,他直接保证道:“我们吏部每个月都在考核官员。

    每个官员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档案。

    我们吏部会根据苏统领的要求,提前准备好官员,由苏统领亲自任命。”

    苏河告知王仲策,打下地盘之后,前期会军管,等到把反对势力肃清,需要有官员立刻接管。

    他又转身看向李志升。

    “我们纺织工业已经正式起步。

    纺织工厂,每个月都会缴纳大量税收和上缴利润。

    新成立很多公司,组成与纺织工业相关的产业链。

    从上个月就能看出。

    商税每个月都缴纳大量税收,它现在与农税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但商税增长快速,已经能为统领府,每个月提供几万两银币的收入。

    我们现在有钱,就不用太过吝啬。

    户部要做好准备,军管之后立刻跟进,成立相关部门。

    发挥好福利院的作用。

    及时救助老弱病残,特别是失去父母的孤儿。”

    四川没有受到大灾,现在佃农和士绅矛盾没有陕北这里激烈。

    佃农活的很难,但起码有一口饭吃。

    必须通过各种手段,争取那里的民心。

    王仲策倾听苏河的交代。

    苏河特别交代,乡官也很重要,要在乡公所设立两到三个副乡长。

    提拔一些读书人,还有工作优秀的村长,成为副乡长。

    优先提拔识字的人,工作优秀不识字,也可以提拔。

    王仲策就知道,这次军事行动很大,才需要培训更多的基层官吏。

    “苏统领,你听说了吗?崇祯皇帝把袁崇焕给凌迟了?”

    这种敏感的话题,武将不会去问。

    王仲策这种文官,才适合询问苏统领的想法。

    “我也听到苏长胜的汇报,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

    崇祯这种人当皇帝,我们的胜算才高。

    他已经分不清,谁是他真正的队友。

    经常干出,杀自己人的操作。

    袁崇焕肯定有重大过错,他擅杀毛文龙,导致文武离心,建奴也失去牵制。

    这是大明制度出现问题,文贵武贱产生的深层矛盾。

    但袁崇焕对崇祯,那可以说是忠贞不二。

    建奴入寇京城,袁崇焕第一个领兵来救。

    要不是他及时赶到,京城都未必能保下。

    这种铁杆心腹,只因为说了几句大话,还是崇祯爱听的大话,没有实现五年平辽目标,就失宠了。

    袁崇焕人品不讨论,能力还是很强。

    关宁军有袁崇焕在,至少在宁锦防线能挡住建奴,他这一死,宁锦防线也守不住。

    袁崇焕罪名是与建奴勾结,这就有些可笑了。

    关宁军有养寇自重,侵吞军饷的行为,但与建奴勾结,这不可能。

    建奴现在太穷,势力又不大,他们给的哪有大明朝多。

    我就不收买大明将领,因为我知道凭现在的体量,根本收买不了这些人。

    我看到崇祯手段幼稚,只考虑自己顺不顺心,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崇祯刚愎自用,明末那么多能力出色的文臣武将,他都没有用好。

    王仲策听到苏河说完,高声说道: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先贤孟轲,早就说明白君和臣的关系。

    朱程理学的君臣纲常,该废弃了。”

    王仲策说出昨晚和苏河商量好的台词。

    这是演戏给其他人看。

    很多人得到袁崇焕被崇祯凌迟的消息。

    心中有顾忌,想到其他几位开国君主的行为。

    害怕苏河功成之后,学刘邦和朱元璋杀功臣。

    苏河和王仲策,计划演一场戏稳定人心。

    王仲策也根据这个思路,确立汉中学派为臣之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