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章 小学开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我连夜翻山走回来,去祖庙换身衣服就过来。”

    “大哥你受苦了,我们快去上课。

    等咱们安稳下来,把大嫂和侄儿接过来,让你们一家人团聚。”

    他们两人走向教室,这里的房间很大。

    现在的学生,都在靠近宿舍的这栋房子,其他房子现在空着,留着给以后的学生使用。

    他们走到一班门前,老师正教授语文课。

    “大家请跟我学习拼音,张开嘴大声读。”

    “啊。”

    教室内“啊”声一片。

    柳广盛听到拼音声,他想起之前,自己学习拼音的痛苦。

    只有学会拼音和简体字,他们才能获得减刑的机会。

    那时候所有人,在一天劳累过后,还要拼命学习这种拼音文字。

    他们走到二班的门前,看到教授自然的老师,按照课本读内容。

    “我们生活的地方,名叫地球。

    它是一个大圆球。

    生活中有很多细节,能看出地球是球形。

    我们站在河边的高楼上,眺望远处的帆船。

    都是先看到船帆,才能看到船体。”

    “哥,我进去教数学,你也快去教历史。”

    柳馨和柳广盛两人分别,各自进去班级教学生。

    柳馨走近班级,学生们立刻起身,向她鞠躬。

    “老师好。”

    柳馨看到这一幕,她感觉自己人生都升华了。

    他的前半生,从来没有感受到尊重。

    家族对她的要求,只是联姻的工具。

    从这一刻,她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一个人。

    她要用自己一生,教导好每一名学生。

    “同学们,好,你们坐下吧。”

    “同学们把数学课本打开,记得要保存好课本。

    这些课本都属于学校,人为损坏会受到处罚。”

    “我们第一节课,来认识数字。”

    柳馨开始教授学生,阿拉伯数字。

    这种数字简单好认,非常适合小孩子学习。

    数学书上记载,它是已经消亡的古印度文明,留下的瑰宝之一。

    柳馨不明白,古印度文明留下的东西,为什么叫阿拉伯数字。

    柳广盛进入教室,他拿起历史书。

    他不会讲课,只是按照传播信仰的方式,给学生们讲述黄帝的故事。

    ……

    苏河听取教育部侍郎张佑枫的汇报。

    张佑枫是汉中张家的旁支。

    张家也是一个大士绅,但他们以士林和教学为主,平时也做些垄断性生意,没做多少恶事。

    他们家土地被统领府没收,抓了十几名族员劳改。

    苏河本以为这种士绅,会永远的敌视他。

    让苏河没想到,他在宝鸡县全歼大明官军,汉中城留存下来的士绅,很多家都改变了态度。

    他们纷纷派旁支出仕。

    他们也变的识时务,一直支持统领府的政策。

    这次汉中小学开学,张家为首的士绅,也把族中子弟送进小学。

    苏河士绅群体敌意很大,主要是这个群体,垄断着现在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

    他要重新分配土地,遏制土地兼并,与士绅的矛盾不可调和。

    但与他为敌,是士绅这个群体。

    具体到每个家族,只要接受统领府的土地政策。

    自身又没有做过太多恶事,苏河也愿意接纳这些士绅。

    自从有科举制度之后,门阀世家已经渐渐消亡。

    门阀世家能形成的原因,就是他们垄断知识和当官的渠道。

    现在的士绅,比隋唐时期的门阀世家,实力地位差远了。

    士绅没有大量土地,他们就没办法控制大量农民。

    他们就只能成为诗书传家的士族,以教出官员为目标,不再控制大量土地。

    为了家产的增值,一些士族也会投资工业,促进工业发展。

    他的手下王仲策、李志升等人,也会形成新的士族。

    苏河要保证一个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士族,让他们能封侯拜相。

    只要平民百姓的上升渠道不被打断。

    整个社会就充满活力,不会变得腐朽。

    张佑枫汇报道:“苏统领,教育部招募上千名小学老师,再加上祖庙和巡检的支持。

    我们在所有乡,最少都建立一所小学。

    汉中城三所小学都已经开学,按照计划,其他乡的小学,也会在今天开学。

    小学学费远比私塾便宜,统领府还提供各种待遇,保障学生们能够上学。

    百姓的参与度很高,根据我们的统计,至少有三成适龄儿童,已经进入小学。”

    苏河听到有三成适龄儿童能入学。

    他赞许道:“你们做得非常好,小学开起来,就能为我们源源不断提供识字的人才。

    三成已经非常高,等到百姓生活更好,他们会更积极让孩子入学。”

    苏现在很期待,这些小学生毕业之后,能对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现在这个时代,培养大量的小学生,已经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只有特别出色的人才,他们从小学脱颖而出,才能学习更加深奥的知识。

    张佑枫汇报完之后,就离开凌云殿。

    苏河随后也走出凌云殿,小学已经开遍乡下。

    他现在要去另一个学校——汉中军校。

    汉中军校坐落在祖庙西边,百货市场的旁边。

    他是汉中城,第三个钢筋混凝土建筑。

    苏河刚走进汉中军校,学生们向他打招呼。

    “校长好。”

    “同学们好。”

    苏河笑着回应道。

    他是汉中军校的校长,这些学生都是军中的骨干。

    汉中军校校长交给任何人,苏河都不放心。

    汉中军校分为指挥系和参谋系两个大系。

    指挥系的学生,主要是正在服役的军官为主。

    他们升官之前,来汉中军校深造。

    学习更好的军事指挥技能。

    参谋系的学员很杂。

    他们有一部分,是军中读书较好的士兵。

    经过军官的推荐,让他们读军校。

    还有一些是读书人,特别是之前招贤馆很多落榜考生。

    他们加入军队,因为三国演义等书籍的影响,大部分选择参谋系。

    苏河走进指挥系教室,给学生上课。

    他每隔三天,都会抽出一节课时间。

    “我这次讲作战,要充分利用情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你们实战中,使用一切可能的侦察手段。

    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考虑全面。

    情报在战争中,至关重要,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小的细节。

    研究自己军队的情况。

    换位思考,尽量想到敌人,所有的进攻路线,做好相应防守。

    根据自己经验,判断好敌方的动向。

    不要怕失败,没有人是常胜将军,我们要善于总结失败的经验。”

    苏河讲完课,有的学生沉思,有的做笔记。

    他们都有收获。

    苏河今天课程结束,他来到参谋系课堂。

    李凤鸣正站在沙盘前方,在上面不断的插着旗帜。

    他通过沙盘,给学生们讲兵法。

    沙盘是苏河在军校之中,推广的教学道具。

    他的目标,今后要每一名将领,都能读懂沙盘。

    沙盘上进行兵棋推演,非常直观。

    苏河等待李凤鸣上完课,学生们和他打过招呼后都退下。

    他走上前,看着李凤鸣前方的沙盘。

    它就是按照一定比例,建造的汉中周围地形图。

    “李先生,你还在看着剑门关发愁。”

    苏河走上前,看到李凤鸣把旗帜插在剑门关上。

    “这是天下雄关,蜀道又非常难走,无法运输重炮。

    打下它非常艰难。

    我们一旦入川,要面对不只是川渝地区的明军。

    朱燮元为兵部尚书,总督云南、贵州、四川、湖广、广西军务兼贵州巡抚。

    我军一旦入川,就要面对朱燮元指挥的五省明军。”

    苏河也赞同道:“朱燮元实力很强,特别是他刚刚剿灭奢崇明、安邦彦叛乱。

    通过平叛练出一支精兵,我们这次作战,会非常难打。

    但必须要入蜀,龟缩在汉中,等大明朝缓过劲来,第一个要灭的就是我们。”

    苏河指着军校广场,正在练队列的军校学生。

    “等到这些学制为半年的短期生学成。

    士兵经过大半年的休养生息,他们也从营养不良的状态,变成一名精兵。

    特别是我们有足够的粮食,那时就是进军的时刻。

    现在不能急,我们要先把基础打好。

    争取短时间内拿下川渝地区,不要拖得太久。

    不止我们在发展,东北的建奴也在发展。”

    李凤鸣也盯着窗外,点头说道:“苏统领说的很对,大明现在比我们还着急。

    剑门关的大明守军,多次出兵试探金牛关。

    经过钢筋混凝土加固的金牛关,再加上威力强大的炮台。

    大明官军根本奈何不了金牛关。”

    苏河看着沙盘,他没有说话,现在的形势,他比谁都看得清楚。

    他们现在缺粮缺钱。

    工业发展和教育支出都非常大,但这些东西又不能不搞。

    越早的搞出来,底蕴就越深厚。

    汉中现在缺粮,从湖广买的粮食,只能维持日常消耗。

    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北方陕西明军精锐被一战而灭。

    现在的陕西明军,正在应付起义军和鞑靼人入寇。

    东边有汉阴县,守住汉水。湖广的兵进不来。

    南方有金牛关卡住金牛道,南方的明军也攻不进来。

    但他想攻打其他地方,也非常困难。

    陕北现在是赤地千里,苏长胜派细作探查,很多地方都是千里无鸡鸣。

    向东是湖广平原,根本无险可守,只能被朱燮元派大军围剿。

    他只能向南,逐步蚕食川渝地区。

    这将是一场恶战,只要打胜,他就有崛起的根基。

    苏河直接拿起旁边的长城军旗,插在剑门关上。

    他的意思很明显,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剑门关。

    “李先生,你们前期要做好所有预案。

    未料胜先料败,尽量考虑好天灾等意外情况的影响。”

    李凤鸣听着苏河的吩咐:“请苏统领放心,我们距离出兵还有几个月。

    这段时间我会安排好一切事情。”

    苏河看着沙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让他必须尽快拿下川渝地区。

    他们与大明来往的商队变少,盐价飙升。

    富顺县的自流井和荣县的贡井产盐。

    他们必须要掌握属于自己的盐场。

    秋收之后,粮食丰足,士兵训练好,夺取西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