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章 红薯到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苏河认真询问王伯诺,他去福建的经历,还有当地红薯种植的情况。

    王伯诺滔滔不绝讲述,他这一路上的经历。

    旁边有小吏,拿着铅笔在记录王伯诺说的话。

    有人专门记录当地道路,风土人情。

    有人专门记录,种植红薯相关的情况。

    王伯诺详细讲述,与红薯种植有关的事情。

    红薯不挑地,种植非常简单。

    红薯块根冒出芽,切割它的块根,种在地里就行。

    红薯生长过程,需要的水分远远小于小麦。

    在山地和干旱的地区,只要浇一点点水,它就能存活。

    只要土壤不是干旱到土地已经干裂,一点水都没有,红薯就能存活。

    红薯的产量很高,它的产量和水肥量有很大关系。

    土地干旱,水肥不足。

    红薯第一年,每亩产量大概在15石左右。

    之后土地的肥力会逐渐耗尽,亩产越来越少。

    红薯种植时,施足了水肥,红薯每亩产量超过35石。

    山坡地或是不是土地干裂的干旱土地,只要保证不缺水肥。

    红薯每亩产量25石左右。

    苏河听完王伯诺的话。

    他对红薯这个产量很满意,现在没有化肥农药。

    每亩水稻的产量,只有5石左右,也就是600斤。

    这还是良田,在精心照顾,水肥充足,年景也很好,没有遭受天灾的情况下。

    红薯亩产平均能达到25石,这是亩产3000斤。

    现在的红薯,无法和后世相比,后世红薯亩产超过万斤。

    但在这个时代,红薯已经是极为优良的作物。

    更何况,红薯完全不挑地,山坡地和陕北的干旱地,都能种植。

    王文君听闻红薯亩产,她惊讶的瞪大眼睛。

    “红薯的亩产,竞能这么高。

    在山坡地种植,都能达到亩产3000斤。

    汉中府水田不多,但山坡地非常多。

    我们之前都种植药材或桑树,是,还种一些蔬菜豆类。

    要是能用来种粮食,这真是太棒了。”

    王伯诺抿了一口茶,他说到道:“红薯还是有缺点,在大米小麦充足的时候,红薯不会成为主粮。

    长时间食用红薯会胀肚,它尽量不要天天吃。

    红薯还是要搭配一些大米小麦共同食用。

    红薯水分很足,饱腹感很强,但它没有米饭顶饿。

    大概是一斤多一点的红薯,能比得上一斤米饭。

    一般情况下,一斤稻米能做出两斤多米饭。

    从这里可以推断出,两斤红薯才能与一斤稻米相比。

    红薯比水稻小麦,更加消耗地力。

    红薯更喜肥,种植红薯,水可以少一些,肥必须充足。

    福建那里常年种红薯的地,都是用农家肥加上草木灰。

    红薯种植管理不用精耕细作,但真要扔下不管,产量也不会太高。”

    苏河知道红薯的热量比米饭低一点,低百分之十左右。

    王伯诺的说法基本是准确。

    但红薯的产量太高,这根本不算缺点。

    种植条件完全不同,红薯只要粗放式管理,产量就远超水稻。

    最关键是红薯不和水稻、小麦争抢土地。

    之前种水稻小麦的地方,依然会继续种植水稻小麦,它们的主粮地位无可替代。

    红薯只需要种植在山坡地,或是干旱地带。

    种植红薯产生的粮食,完全是额外增产的粮食。

    这个意义就非常大,能养活不少人。

    清朝时期,依然没有走出小冰河时期。

    人口却大爆发,就全靠红薯等,不与主粮争抢土地的粮食作物。

    它提供额外的粮食,才能养活多出来的人。

    他们正喝着茶,警卫走过来汇报。

    王仲策正在文华殿等着,有事情要汇报。

    苏河立刻让警卫,把王仲策接到这里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