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面,导演克里斯托弗终于出场了。他对着采访他的媒体,得意洋洋的讲述着楚门的世界这个真人秀的制作灵感和制作过程。而此时,观众们心里,觉察到的却是无与伦比的震撼。
这个转折实在太大了——本来人们都以为这不过是一个中产阶级的美国人的生活,虽然他因为他的父亲遇到了一些麻烦,可是毕竟还是一个有着幸福生活的人。可是突然揭破的谜底,让所有人都感觉到不可思议:这一切全都是假的。
这个巨大的转折,给人的感觉是相当的可怖,可是,却并不突兀:电影的前半段,前半段的剧情中,其实利维已经给出了很多暗示了。天空中落下的灯具,整条街道全都是监视者,雨水只会浇在一个人身上,主角的父母,妻子,好友全都是假的,那些特殊的语气,那些特殊的镜头,那些特殊的做事方式……一切的一切,都在暗示着楚门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一场虚伪的话剧,可是这样大的戏在揭开谜底之前,又有几个人敢于做出这种判断?
看电影的时候最好安静,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可是,面对这样巨大的转折,人们却很难保持平静。电影中的楚门原来一直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所谓的完美的人生,幸福的生活全都是制作出来的假象,这让观众们很难继续保持安静。
利维没有在电影中故意弄出来几个围观群众,借助他们的神色来表现对楚门的关注:这种关注,不应该是电影中的人表现的,让电影院里面的人表现更好。
一个人的生活完全是假的,周围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他运行的,这样的事情,实在过于不可思议了。观众们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利维引导成为了围观者。他们看到了楚门的生活,对于电影中的楚门的处境,自然也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这些想法,在电影里也有体现,在克里斯托弗自得的介绍告一段落之后,他也接通了和观众的通信。而这一次,楚门的初恋女友索菲亚,把电话打了进来,大声的质问着导演,指责着他的病态。此时此刻。这也是所有观众们的心思:导演这样的做法,是不是过于病态了?
“我这样做很病态么?我并不这么认为。病态的不是我,而是整个世界。我为楚门安排了他的一切不假,难道别人的生活中,就全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自己的行为吗?就没有人为他安排一切吗?整个世界都是如此的,而至少,我为楚门安排的是完美的人生,工作,家庭。生活,他的一切都是完美的,你凭什么认为我是有错的一个?”
克里斯托弗在摄像机面前的话语,与其说是说给索菲亚的。不如说是说给观众们的,他的话语,让观众们原本对于楚门的关心,全都转化成了对自己的处境的反思:确实。楚门的生活是被安排的,是被一个导演戏剧化的安排的,可自己的生活没有导演安排难道就是完全自主的吗?又有几个人。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童年时代追寻的梦想一路走下去?绝大部分的人不还是丧失了自己曾经的理想,过着平凡的人生吗?
“而且,索菲亚小姐,你凭什么认为,楚门就想要走出桃源岛?桃源岛从创办到现在,已经有过无数次的破绽出现在他面前了,如果他真的想要离开,想要怀疑,他早已经怀疑,也早就已经离开了。你还真的以为,他童年时代想要成为一个冒险家,他长大后就真的要去当冒险家吗?别开玩笑了,限制他的不是我,而是生活。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只是偶尔发发牢骚罢了。”
克里斯托弗的又一个有利的证据摆了出来。确实,桃源岛的一切并不完美,很多次都有可疑的东西出现在了楚门眼前。可是,楚门对这一切并不是十分在意的,在他的父亲重新露面之前,他不去注意,在发现妻子背叛之前,他也没有真正的下过决心离开:他对他的生活很满意,斐济不过是个梦,是一个闲暇时的口头说法而已。
“你说我没有资格支配他的生活,你也没有。让楚门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吧,他喜欢活在桃源岛的梦里,为什么不可以?”
导演的辩驳,让索菲亚无话可说了。而观众们此时也一样在叹息:楚门的生活确实是假的,可这样的生活,毕竟是很完美的,换了自己,在这样完美的生活中,舍得走出来吗?
人们都喜欢说,追求梦想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可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被生活所折服,所击败?楚门的生活,是被看得见的导演所安排好了的,而大部分人的生活,是被看不见的命运安排好了的。不管是哪一种安排,又有几个人,能够为了自己的梦想,不被生活击垮呢?
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