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宾客们纷纷闪避,很显然,他们似乎都已经知道了卓然被紧急召回来的目的。卓然一路往前,终于来到了大堂之中。
卓然的名号被那接待接待的官员一路狂奔着叫了进来,几乎是人人都听到了,赶紧朝他望了过来。
很多人卓然并不认识,不过在大堂里的几个人他却是认识的。当中坐着一个须发皆白,微微有些发福的,手里拄着一根蟠龙杖的,正是庞太师庞籍。
旁边坐的则是先前在元宵灯会上曾经见过的宰相韩琦,以及司马光和王安石等人,基本上朝廷中有头有脸的都来了。原来第二天就要出殡,送灵柩返回包拯老家合肥安葬,所以头一晚上,很多人都赶到了这里。
卓然出现在门口,里面的人都是惊喜交加地望着他,似乎已经盼他很久了。卓然深吸口气,朝那几个人点了点头,跨步走进大堂,来到了灵前。
桌上放着一条条的白绫,卓然已经看见了,堂上的官员基本上都是用白绫系在腰间,并用一条白绫勒在额头,相当于披麻戴孝,于是他便上前取了一条,同样系好后才到灵前。
灵前伺候的书吏送上了三支点好了的香,卓然接过,走到灵堂前,右手持香,左手撩衣袍,扑通一声跪倒,哀声道:“包大人,学生,学生来迟了…”
只说了几句,便悲从中生,潸然泪下,咚咚的磕了三个响头。棺材旁边的死者家属也跪倒还礼。
卓然站起身,上前将三炷香插在了香炉之上,怔怔的望着从房顶一直垂下的巨大的白布上浓重的笔墨写着的奠字,怅然伤心。
良久,耳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女子的声音:“哥…”
卓然扭头望去,只见一个年轻女子正眼泪汪汪的望着他,一身雪白孝袍,头戴麻衣,用麻绳扎在腰间,却正是很久没见面的云燕。
卓然顿时吃了一惊,眼见她披麻戴孝,身后就是刚才还礼的一帮家眷,脑袋中如过电一般,嗖嗖闪过无数的镜头,不由脱口说道:“你,你是包拯包大人的女儿?”
云燕点了点头,说:“家父本想等你回来,可惜老天没能多给他些日子…”
说到后面,话语哽咽,泪珠滚滚而下。
顿时间,以前的种种疑问通通都串在了一起,一下全都解开了。
原来云燕竟然是宋朝最有名的大臣包拯包青天的女儿,难怪她如此神通广大,难怪铁妙手都要给她面子,不花钱给自己打造设备,难怪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对她礼敬有加,原来这些人都知道她的身份,唯独瞒着自己。
虽然自己已经猜到她的来历绝对不简单,甚至猜到了她可能是皇帝的女儿,某位公主,可是现在他才知道,她竟然是著名的包青天包大人的女儿。如果她是公主,或许还不能让那么多官员对她如此敬畏,从某种程度上说,身为包拯的女儿,她的分量恐怕比公主还要重。
便在这时,从旁边过来一位小太监,恭恭敬敬的给卓然施礼,说道:“卓大人,黄公公请您过去说话。”
黄公公便是宋仁宗的贴身太监,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圣旨都是由他亲自请去宣读的。听见这话,便跟着那小太监来到了一间厢房内。
屋子里只有一个身穿黄色马褂的,下巴上光溜溜的,颇为富态的太监,正瞧着卓然。
小太监低声做了介绍,眼前这位就是宋仁宗身边最宠信的太监黄公公了。
卓然忙上前躬身施礼:“卑职拜见公公。”
“卓大人客气了。”黄公公招手示意他在旁边交椅上坐下,“你来晚了,不过也怪不了你,从辽朝上京赶到这,你的速度已经算非常快了,本来估计你还有几天才能赶到的,你已经提前到了。但还是来晚了,包大人没有能等到你回来的这一天,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卓然点点头,说道:“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由包大人亲自叮嘱我?”
卓然心想,自己又不是善于治病的名医,包大人等着自己来,当然不是等他来救命的。应该是有什么事情要交代给自己,可惜没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