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对面有一家快餐店此时有大片的空座,摸了摸口袋,王双咬牙走了进去。
点了一杯最便宜的饮料,王双迫不及待撕开最后一层塑封,二话不说,直接翻到目录页。
果然,跟自己猜测的一样,除了封面的三个标题,只有最后一个常规板块对国内外的军事事件进行简评。看一看三个标题占有的页数,王双更是欣喜。
足足二十三页啊,双面印刷的期刊那就是四十六面,居然都是这片所谓的简述。
能够占这么多页码还称之为简述的,想想王双就觉得激动。
双手已经不自觉地翻到了这片文章的第一页,而王双忽然发现,这居然是一篇论文格式的文章。
“沈耘。”
看了三年期刊,对于一些著名的军事理论研究员王双也有所耳闻。但这个沈耘还是头一次见。
看到作者只是个装甲技术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王双也就失去了探究下去的兴趣,将精神集中在文章内容上。
他想要看一看,华夏是不是真的出了一位能够系统阐述协同作战理论的人。当然了,如果能够通过这篇文章揣测自己的祖国协同作战化的进度,那就再好不过了。
带着审视的目光,王双逐字逐句读着。
一杯饮料不经意间早就喝完,王双也没有在意这些,只是不断一页一页翻着。文章给王双的感觉非常专业,有些东西,作为一个还算资深的军迷,他居然有些理解不了。
甚至于很多地方,他都是借助文章本身的解释,才能有个一知半解。
饶是如此,王双的兴致却越来越浓。
那些即便翻墙都不曾看到过的协同作战的理念,居然首次在这篇文章内提及,王双的脸涌现出潮红。他知道,自己这次订阅赚大发了。
当文章正文看完,王双看了看手机,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四个小时。
还好下午没课,不然就凭他这么耗费精力看了这么久时间的书,下午还不得跪。
正要合上书准备回宿舍的他留恋地看了一眼,赫然发现后面居然还有一个他耳熟能详的著名军事理论研究员对这篇文章的点评。
即便这份点评极尽鼓吹,但是王双居然没有一丝的反对,反而感觉这点评非常恰当,自己刚才看过的的论文就值得这样的评价。
一脸激动的王双重新坐了下来,掏出手机,打开自己平常最喜欢逛的那个军事论坛,兴冲冲地发了帖子:
“谁看了今天的《世界军事》,有没有跟我一样,被那篇论文一样的文章弄到了高潮。娘的,这回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番了。”
发完帖子,回过头来开始看论坛的王双忽然发现,自己居然不是第一个。
不少经常和自己讨论的人,早就将这件事情发了上去。甚至有些人还拍了一部分内容,做成链接,专门盖楼为此庆贺。兴冲冲的王双不由自主地开始对这些帖子逐个评论,借此抒发自己内心的激动。